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专书心理动词研究
 
更新日期:2021-07-30   来源:   浏览次数:45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专书心理动词全面研究从专书选择角度看,可以分为三类:1.针对上古汉语时期专书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有刘道锋《史记动词系统研究》第二章(华中

 
 (一)专书心理动词全面研究
从专书选择角度看,可以分为三类:
1.针对上古汉语时期专书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有刘道锋《<史记>动词系统研究》第二章(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有于正安《<荀子>动词语法研究》第四章(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姜晓《<盐铁论>动词研究》第二、三章(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毕业论文)、黎楠《<论衡>动词研究》第一章第二节(四川大学2006年)、《今文<尚书>动词研究》(扬州大学2007年)、郭颖《<孟子>动词词义研究》第二章(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周英(《<逸周书>动词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张萍《<史记>中心理动词的语法、语义研究》(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王先云《<韩非子>心理动词研究》(北京大学2011年)、任乐雅《<诗经>动词语法研究》第三章(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舒倩《<仪礼>动词语法研究》第三章(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廖亚君《<说苑>动词研究》第三章(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单篇论文有刘青《<易经>心理动词语法功能析微——兼与甲骨卜辞比较》(《重庆师院学报》,2002年第2期)、于正安《<荀子>心理动词研究》(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2期)、朱文豪《<说苑>心理动词同义连用现象考察》(《鸡西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张晶晶《<论语>心理动词简析》(《安徽文学》,2009年第4期)、朱文豪《<说苑>心理动词的语法分析》(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年第11期)。
2.针对中古汉语时期专书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有林源《<说文解字>心部字研究》(复旦大学2004年)、胡绍文《杜诗动词研究》第二章(复旦大学2005年)、周孟战《<孙真人千金方>动词研究》第七章(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有朱芳毅《<说文解字>心理动词语义网络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霍静《<搜神记>单音节动词配价研究》第四章(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曹雪林《<搜神记>动词配价研究》第四章第四节(西南大学2010年)、梁冬梅《<世说新语>心理动词语义语法研究》(西北大学2010年)、王珏《<汉书>联合式双音节动词研究》第四、五章(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王艳晶《<杜诗>心理动词研究》(吉林大学2012年)、刘越《<后汉书>心理动词研究》(西南大学2013年)、程玲《<楞严经>心理动词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苗守艳《<列子>心理动词语义研究》(河北大学2005年)、雒道静《<汉书>心理动词研究》(河南大学2016年)。单篇论文有龙慧《<世说新语>心理动词研究》(《井冈山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张家合《<世说新语>心理动词探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苗守艳《<列子>中心理动词的句法功能调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
3.针对近代汉语时期专书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有鞠彩萍《<祖堂集>谓语动词研究》第二章第四节(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李霞《<金瓶梅词话>动词语法研究》第四章(复旦大学2007年)、周晓凤《<红楼梦>心理动词多维度研究》(吉林大学2017年)。硕士学位论文有张晓玲《<醒世姻缘传>心理动词研究》(山东大学2008年)、武艳茹《<容斋随笔>心理动词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穆冬霞《<型世言>心理动词研究》(兰州大学2012年)、刘云《<红楼梦>心理词语研究》(西南大学2011年)、田金瑞《<元典章·刑部>动词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第三章第二节、陈瑶《<清真词>动词语用语义研究》第三章(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单篇论文有张晓玲《<醒世姻缘传>单音节心理动词用法初探》(《山东电大学报》,2008年第3期)、秦越《<古尊宿语录>心理动词历时演变及语义探析》(《莆田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
从研究内容看,该类成果既有语义研究,如朱芳毅《<说文解字>心理动词语义网络研究》采用义征分析法,以词为“结点”、以词与词之间的意义关系为“连线”,把心理动词勾连成语义网络。也有语法研究,如于正安《<荀子>心理动词研究》从句法功能、组合能力方面对对心理动词进行分析,认为其语法功能主要是做谓语,后面可接宾语。更多的是语义、语法研究兼顾,如苗守艳《<列子>心理动词语义研究》一方面对心理动词进行义场划分和意义层次划分,考察其意义变化及历史来源;一方面对其句法功能和组合功能进行分析。李霞《<金瓶梅词话>动词语法研究》第四章将心理动词按照语义分为五大类,即情绪类、情感类、感知类、认知类、使役类。认为各类心理动词的主语均有[+述人]的语义特征,仅认知类具有[+可控]的语义特征。句法方面,情绪类一般可构成N+V句式;其余类别一般可构成N1+V+N2句式,它们不仅能带名词性宾语,还能带动词性结构和小句作宾语,可受程度副词、否定副词、频率副词等副词修饰,也可带动态动词“着”“了”,但用例不多。部分研究在语义、语法研究的基础上兼顾了语用研究,如胡绍文《杜诗动词研究》第四章对心理动词的语用进行分析,大量郁闷情绪类心理动词反映出杜诗沉郁的诗风。部分研究同时揭示心理动词的文化内涵,如林源《<说文解字>心部字研究》对心部字进行本义的考证和文化义的阐发。
研究方法上,除了普遍使用的语义场理论,还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如量级理论。张萍《<史记>中心理动词的语法、语义研究》考察心理动词所表现的量级特征,认为在词法层面,有些心理动词本身在构词上就体现出量级特点;在句法层面,心理动词受不同程度副词的修饰表达不同的程度量。心理动词后带补语也表达程度量,而且程度副词叠加强调程度量。比较研究也常见于此类成果中,如刘青《<易经>心理动词语法功能析微——兼与甲骨卜辞比较》,梳理出甲骨文中可以确定的心理动词有“畏”“悔”“疑”三个,“悔”在甲骨文和《易经》中用例均较多,“悔”在后者中表现的句法功能和组合能力更强。刘云《<红楼梦>心理词语研究》将《红楼梦》心理词语与《敦煌变文》《醒世姻缘传》比较,认为情绪类、谋虑类有较大发展、认知类略有发展但速度较缓,复音词比重增加,词义更为精细、生命力更强。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的,如周晓凤《<红楼梦>心理动词多维度研究》发现《红楼梦》心理动词动作性和变化性偏弱,状态性偏强。廖亚君《<说苑>动词研究》、雒道静《<汉书>心理动词研究》则是将专书心理动词与《汉语大词典》中相同词条进行比较。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专书心理动词研究

下一篇: 专书心理动词研究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