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学是新课程教学的主要路径,主题教学强调学习情境化、教学不能停留在知识和技能层面,而是关注学科方法论和学科价值方面,这样的而教学更趋近素养目标的实现。主题的含义广泛: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问题是主题,课内外学习资源聚合与辐射形成的专题是主题,学生学习活动所聚焦的任务是主题,特定视角或按某一程序完成一定任务的教学工程也可以是主题。可以说通过主题打通了知识到素养的通道。所以在新高考评价体系中,关键能力的达成就需要在主题教学中得到不断地锻炼和发展。
1通过系列主题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分析2011年课标版教材和新教材中列举的实验标题,新教材中已经由之前的“实验”改为“探究.实践”,这些教材编排内容的改变反映出生物新教材强化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新教材另外一个明显的编排变化就是增加了“科学方法”一项,该项中主要涉及到的就是科学的实验方法总结和教材实验,这一改变也体现了新教材强调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实验教学内容往往是依据教材内容而定,并非依据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培养的阶段和梯度而划定,所以,依据实验教学环境,将教材实验形成系列的鲜明的主题实验组,这样便于培养学生系统化的科学探究能力。例如:可将教材中的实验按照探究实验主题进行重组,将对比实验、对照实验、探究实验进行比较分析,将探究实验设计原理和设计原则等形成专题展开,通过系统化的学习,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
2通过生物材料主题锻炼学生的问题分析判断能力
高考考查的关键能力包括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对信息进行加工能力、针对问题进行分析并做出判断的能力,语言表述能力等等。在高考题型中,往往考查基础知识时都结合不同主题,往往以材料形式给出题干,这都需要学生具备上述的关键能力才能分析材料出考查的相关知识内容,并且进行分析,进一步做出判断作答。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利用这些不同主题的材料对学生这些相关的能力进行锻炼,主题主体材料可以作为问题导入的情境,可以是任务学习的背景,可以涉及实验探究的过程,也可以与科学结论有关等。
学生熟悉了这种文本情境,明确了从文本材料信息迁移到掌握知识内容的模式,就能从容应对,提高解决此类问题的成功率。
3通过生活主题发展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不论是基础知识还是关键的能力都是要用于生活实际的,在生产实践中转化为生产力的发展。这种知识应用转化的效率高,就是创新能力的表现之一,我们学到的知识和间接的经验始终比不得在生活实际的应用的直接经验。所以,需要不断地将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才能在真正遇到复杂的现实问题时有效结合自身的直接经验来解决问题。因此,可以通过一些生活实际主题来通过具体实践活动提升知识的应用能力,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又可以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强化关键能力,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模式。比如呼吸作用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就可以通过做生活中参观发酵车间,家庭发酵做食品等来让学将呼吸原理的知识来应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往往学生很难掌握,通过实地参观和调查人工鱼塘来获得直接的体验就能建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模型来理解能量流动的复杂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