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安庆、芜湖两地教育近代化的基本情况
 
更新日期:2021-08-02   来源:   浏览次数:37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所谓的教育近代化是指与几千年前的自给自足的封建农业经济基础和封建专制政体相适应的传统教育逐步向近代工业生产和资本主义发展相适应的近代新式教育

 
 所谓的教育近代化是指“与几千年前的自给自足的封建农业经济基础和封建专制政体相适应的传统教育逐步向近代工业生产和资本主义发展相适应的近代新式教育转化演变的这样一个过程。换句话说,它指的是近代资本主义兴起之后,通过多次教育改革、学习、借鉴西方教育经验,改造、更新传统教育,努力赶上世界先进教育水平的历史过程”。从这一定义中不难得出,近代化的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一个突出不同点在于服务对象的不同上,传统的教育是为服务封建王权的统治而存在的,而近代化的教育是社会化大生产,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产物,因此,为了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和服务于资本主义的统治,便产生了近代化的教育。一般认为,安徽地区教育近代化的兴起是以1898年在安庆创办的求是学堂为标志,这也是全国设立较早的一所近代学堂,随着求是学堂的开设,各类新式学校也普遍建立,以下便具体概述这一时期安庆、芜湖两地新式学校教育的基本情况。
1、新式学校发展的基本情况
在教育近代化的过程中,新式学校的建立包括三大类,即高等教育学校、中学堂和小学堂,这一时期在安庆地区建立的高等教育机构有: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10月)由求是学堂改建的求是大学堂,它是安庆地区乃至安徽省第一所近代高等教育学校,光绪三十年夏又改名为安徽高等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将原安庆府试院改建为安徽省立师范学堂,宣统三年(1911年)又改名为安徽省优级师范学堂,这也是皖省地区第一个以培养师范学生为主的高校;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将原培训已仕候补官员的课吏馆改办为官办法政学堂,这是皖省首个官办类法政学堂。此外,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和宣统三年(1911年)分别又由皖北教育会会民李国栋创办法政学堂(或称法政讲习所)和程晓苏,光明甫创办私立法政专门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创办安徽将校研究所,光绪三十三年春又改办为安徽讲武堂,专门培训军事人才。除了上述所列高等学堂外,还有清宣统二年(1910年)创办的私立高等农业学堂,民国二年春改为省立甲种农业学校;宣统二年(1910年)原安徽巡警学堂改办为安徽高等巡警学堂;民国元年(1912年)陈独秀创办私立安徽高等学堂;民国元年(1912年)创办的私立江淮大学,又名省立法政专门学校。除高等学堂外,安庆地区所辖各县还建立了许多中学堂和小学堂,据安庆地区志所载,“从光绪十八年清政府公布学堂章程起,至辛亥革命的十年中,所建官立、公立小学堂计有:怀宁26所,宿松7所,望江4所,贵池6所,桐城6所,东至境内5所。”由此可见,安庆地区近代教育中,高等、中等、小学教育初具规模,其中高等教育学校发展迅速。
这一时期芜湖地区的近代教育学校也纷纷建立,在高等教育方面,李德膏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在湖南创办的旅湘公学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迁至芜湖,更名为安徽公学,后于民国元年七月(1912年)改办为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后又改为甲种实业学校。在中等学校和小学堂方面,有创办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的省立第五中学校;民国三年(1914年)创办的芜关中学校;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创办的芜关高等小学校;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创办的襄垣高等小学校;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开办的徽州旅芜国民小学;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创办的公立务本高等小学校和泾县公学;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创办的南岸高等小学校等。可见,这一时期芜湖地区近代教育的发展多是以大量近代中小学校的建立为标志,初级教育的基础相当牢固。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安庆、芜湖两地教育近代化的基本情况

下一篇: 安庆、芜湖两地教育近代化的基本情况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