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哲学 » 正文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
 
更新日期:2021-08-04   来源:   浏览次数:128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大力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在取得政治统治和将生产工具集中到国家手中时,要尽可能

 
 大力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在取得政治统治和将生产工具集中到国家手中时,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这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马克思在1857-1858年的《经济学手稿》中写道:在新社会制度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恩格斯讲: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全部生产,使社会生产力及其成果不断增长,足以保证每个人的一切合理的需要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得到满足。”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又说:社会主义“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列宁一再指出,社会主义生产要保证全体社会成员的福利和全面发展。社会主义要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要通过发展生产力使劳动者过美好的生活。“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广泛推行和真正支配根据科学原则进行的产品的社会生产和分配,以便使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的、最幸福的生活。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这一点。”斯大林也强调:“社会主义不是要大家贫困,而是要消灭贫困,为社会全体成员建立富裕的和文明的生活。”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同富裕思想是:未来社会将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社会主义制度是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
马克思关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思想贯穿于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论述中。在对资本主义的态度上,马克思始终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必须以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力为物质前提。也就是说,不能把社会主义仅仅看成是一种抽象的真理和正义,而必须把生产力引入社会主义本质范畴,把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变革和发展的根本依据和根本标准。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之后,社会发展必须“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努力建设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如果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不仅如此,而且“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削弱以至最终葬送社会主义制度。在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上,马克思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目的将是以“所有的人的富裕为目的”。马克思阐明了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就是消灭自身贫困,消灭导致自身贫困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这说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本来就是社会主义理想的基本内涵,也说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不可能脱离高度发达的生产力。
斯大林提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这一重要范畴来概括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即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邓小平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了新的概括。其实就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最好表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手段。社会主义经济本质就是为了维护、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最终必将消灭包括经济剥削和超经济剥削在内的一切剥削形式。十六大以后,党中央又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十九大将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其内涵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的艰巨任务就是如何在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建成社会主义。从1958到1978年,中国没有走向富裕。原因就是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
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首要任务就是引导人民摆脱贫困,走上富裕起来的道路。邓小平把长期以来被人们忽视的马克思的生产力标准与人的富裕问题提到国家政治生活的高度,明确界定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他指出:“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邓小平强调:“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使全国人民走上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

下一篇: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