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巴特的关于“道德性格”的论述可见于其著作《普通教育学》中的第三编“道德性格的力量”。但是“道德性格”一词,让人理解起来更倾向于阐释道德其本身的性格,却不能直截了当的理解为人的内生道德品质与行为,容易产生歧义,因此,虽然在其著作中国内普遍的翻译为“道德性格”,但后文中将其阐述为“德性”,这也是基于西方哲学和中国古代对“德性”概念的理解。中西文化中对于“德性”的阐述虽有所差异,但是内涵仍然有互通之处与内在联系。而赫尔巴特的“德性”有承袭了西方古典德性论的痕迹,又发展了新的内涵。若要谈论赫尔巴特的“德性”,须先理解赫尔巴特所述的“性格”的内涵。
(一)性格与个性
要理解赫尔巴特的德性,需先理解性格(Character),性格在心理学上普遍被界定为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性格最能表征一个人的个性差异。我们通常讲的个性,主要指一个人的性格。当形容一个人的“性格”的时候,通常会使用的词汇为活泼、多愁善感、冲动、暴躁等等,但赫尔巴特讨论的性格具有更深层次的含义,体现在他认为“性格几乎不可避免地通过对个性的斗争来表现自己”。个性一词来自拉丁文“persona”,原指演员所戴的“面具”。在戏剧中,为了更好的刻画人物形象会经常制造矛盾而展示人物的性格,比如,人物在自我认识上的挣扎。个性就如同戏剧人物的初始状态,但是在不断地剧情推进中,形成了新的自我,在这种斗争中,性格被表现出来。
个性,作为人的原始状态,是较为直观的展现出来的,一个年幼的儿童可能个性鲜明,但是却还未形成性格,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意识。个性是一种没有意识的判断,会不由自主地用“赞同”或者“不赞同”来标志欲望的提出。举个简单的例子:儿童上课的时候想要去上厕所,他的这种欲望是否能得到自身的赞同,展现出了不同的个性,赞同自己愿望的,向老师很快速的表达,这种孩子普遍会被认为外向的,而认为自己的这个欲望不合理,会等到下课的,这种孩子普遍会被认为是内向的
“性格是单纯而顽强的,而个性却不断地从其深处表现出其他的新的欲望与念头来。” 儿童都具有爱玩的天性,就是个性带来的欲望。比如一个正在学龄期的儿童,他拥有想要玩耍的欲望,在意识里会认为玩耍是没有错的,但是他还有学习的任务,在内心的斗争中,选择去学习的孩子会越来越自律,而选择去玩耍的孩子会越来越贪玩,这正是在与个性的斗争中,天平倒向了不同的方向,由此孩童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性格,而这种性格是具有坚定性的。但并不是形成了良好的性格就可以高枕无忧,“纵使个性被征服了,个性还会通过多方面的消极面与暗示来削弱行动的执行。”这也就解释了人们在行动时会产生半途而废的现象,品性高洁的人也不例外。而就在这不断地斗争中,动态生成了性格,虽有坚定性,但是并不是再无改变。
(二)性格与意志
是否有意识是个性与性格之间的区别,而区分两者的意识,与简单的要求和情绪表露并不一样,严格的来说,是一种“意志”。“情绪与要求不是坚定的,而意志确是坚定的。这种坚定性就是性格。” “意志自然不是指可以变动的愿望和情绪,而是指意志的前后一致性与坚定性。”儿童会显露情绪、表达要求、提出愿望,但这都是不坚定的,容易被外在变化影响的,而有了意志加持的性格是坚定的,这种坚定性就是其与个性不同的地方。
“性格乃是意志之形态,只有在对决意要做什么与决意不要什么的比较之中才能理解它。”“意志”在德文中为wille,英文为will,康德在意志这一概念的形成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他认为意志的最高境界为内心自由。意志是不外显的,藏于心底的,并且很难表达出一个人的完整意志,但是在观察一个人的时候,他所进行的选择与行为方式可以显露出他的意志,这就是性格,也就是意志的形态。“意志是性格的基点,意志决定的方式决定了这样那样的性格。”一个人会有怎样的性格,是由意志决定的,相应的意志,产生了相应的选择与判断,意志是如何做出决定的,性格就将成为什么样。纵是如此,意志也不一定是断然完善的,不完全的意志有可能产生,它源于人的不确定性。意志的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总是从一个较为朦胧的状态演变为较为清晰的状态,而意志在不断的判断与环境条件的改变下,通过与个性的斗争、内心冲突等,不断形成自身的意志,从而产生完善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