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引用“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礼记·文王世子》)来说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要求广大教师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等方面的价值观要正确,能够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孔子认为,作为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各种知识和技能,更要言传身教、以“德”为纲对学生进行道德教化。“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论语·述而》) 孔子提出了自己的四大忧虑,同时也是四个建议,第一条便是加强道德培养。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论语·里仁》)在孔子看来,高尚的品德是君子的基本素质,更是为师的基本要求,要把道德礼仪始终牢记在心,“怀德”的人,做事就会遵循道德准则,严守法律法规和道德底线,避免误入歧途、行差踏错。在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中,要求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这就对每一位教师的师德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作为国家教育的一线执行者,教师需要不断提升素质品质、锤炼师德素养。把“怀德”作为为人师的基本要求,不仅要完成好知识传授的任务,更要用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的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