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影响较为广泛。在孔子以前是“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到了孔子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会。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弟子三千来自不同国度,既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官敬叔、司马牛、孟懿子;也有很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如颜回、曾参、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而平民教育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2]。
“有教无类”延伸到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依然意义深远,高校教师主要面对是在校大学生,他们通过努力奋斗,选择了理想的大学和专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平等的机会接受同样的教育和指导。高校教师应以“有教无类”要求自己,不能因对学生产生的个人喜好、厌恶,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所偏颇;不能因学生的资质优劣,而选择性地提供不同水平的教育指导;更不能因为接受学生的礼品、赞美,而罔顾教育的公平公正。当然,“有教无类”并不等同于“批量生产”,也不是让教师们抛弃“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方法。“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