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融合是跨越两个以上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文化、不同意识形态等范畴而产生的一个新行业、新领域、新模式、新风格等。在万物互联、各行业边界逐渐模糊的时代,跨界融合还是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发展模式。图书馆是社会的产物,其未来发展亟需对外开放、交流与合作,因而十分有必要进行跨界合作,以便吸纳与整合社会资源,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让自身发展与社会同步。新加坡图书馆在此方面表现十分突出,其空间构建成功实现了跨界融合,特别是与互联网信息技术、文旅以及生态美学融合。
1 与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合
将自身发展成一个智力城市一直是新加坡政府努力的目标,为此希望将其图书馆打造成知识经济的承载体。大学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等各类图书馆构成了新加坡的图书馆系统。国家图书馆管理局(NLB)负责从宏观上指导和监督图书馆建设,目标是通过图书馆网络向社会提供可信、可访问且能够全球连接的图书馆服务与知识信息服务,从而提升新加坡国民阅读与信息素养。2000年新加坡图书馆评估委员会明确提出,要将国民吸收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予以提升。为此新加坡政府以足够的财政预算扶持图书馆网络建设,将其列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由此可见,新加坡政府对图书馆的定位:不仅要提供一般性的社会服务,更要成为构建知识经济的重要支撑。
知识经济构建离不开互联网信息技术,因而作为其重要支撑的图书馆的建设也必须与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合。新加坡政府1996年就拨付10亿新元用于发展公共图书馆,其中就包括强化信息技术应用。《2000年信息技术发展》和《2000年图书馆报告》都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网络、只读光盘等新科技来提高图书馆的自动化程度,从而建立无边界且高速畅通的图书馆网络。NLB的《2014/15年度报告》又提出,要利用先进的数码设备吸引下一代读者,给予他们新的图书馆体验。《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2020年战略规划》强调,要完善数字图书馆。为此,新加坡图书馆在世界上最早使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系统”,非常重视电子化服务,力求让任何能够电子化的服务都通过电子方式来提供。新加坡图书馆的信息技术应用,非常值得一提的还有信息技术外包,即积极借助各种社会力量,以市场为导向与商界建立密切联系,把与信息技术服务有关的各种业务外包给第三方,包括文献资源采访、流通服务、编目业务、参考咨询服务、加工业务、信息管理系统、网站建设、数据库建设、数字化服务、资源检索平台建设、阅读推广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