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塞境内古属羌戎之地,春秋时期,境内的祁连山西向余脉与阿尔金山一带,为西戎、羌族等少数民族住牧。秦汉以来,乌孙、匈奴、吐蕃等一度将这里作为自己的游牧区。明末清初,这一地区被蒙古固实汗划在左翼牧地内,由青海厄鲁特蒙古部游牧。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廷改沙州卫为敦煌县。阿克塞一带划归敦煌县,但这一片区域仍由青海北左翼右旗色勒屯等部落的蒙古族住牧”,博罗转井则成为敦煌县南界的一处重要塘汛,“博罗转井卡汛据本城二百三里”。1929年,青海建省,国民政府划定“今当金山以南划归青海,当金山以北仍属敦煌县,由青海北部的蒙古族、藏族等游牧”,之后这一地区维持蒙藏分治的局面。“1936—1939年,新疆阿勒泰、哈密、巴里坤一带的哈萨克族因与军政官吏屡次冲突。害怕被“赤化”和“灭教、转徙寻找草场、躲避自然灾害等原因”,在部落头领的带领下分四批次迁入甘肃河西走廊。入甘后的哈萨克族又因与其它游牧民族的资源争夺,再加上与当地驻军的冲突,被迫迁徙与甘青藏三省之间,阿克塞地区则成为哈萨克族牧民重要游牧区,哈萨克族的到来打破阿克塞地区蒙藏分治的局面。草场的争斗和国民党当局对哈政策的反复使得这一地区民族冲突的局面长期存在,直到新中国成立。
1949年敦煌宣布解放,阿克塞地区随之解放。1954 年4月27日,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区(县级)人民政府正式成立。1954年6月,自治县政府开始逐步规划在博罗转井镇修筑办公与居住房屋,“修铺沙石,平整街道,形成从南山坡至白杨树园子,南北长800余米的主干街道”。到1979年,博罗转井镇房屋修建面积达到14558.16平方米,但此时的博罗转井镇在城镇规模与城镇建设上远远未达到县级城镇的水平。1979年,王化理在途经博罗转井镇感叹道“这哪里像个县城:高高的山上白雪皑皑,山下荒草遍野,一片低矮的土坯房,横七竖八地摆在一条马路的两旁”显然,六七十年代的博罗转井镇,依然是一副萧条落后的景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这个小城镇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趁着改革的“春风”,博罗转井镇进入社会主义城镇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1983年6月25日,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博罗转井镇行政级别提升为城关镇,此举进一步扩大了博罗转井镇的行政区域范围,城镇内部扩建进程加快。1984年修建了文化大楼、县中学办公楼、招待所大楼。1985年,修建县政府大楼、县武装部大楼以及财税局大楼,之后进一步增修教学楼、电影大楼、党校大楼等各种文教建筑。行政与文教建筑的修建,一改之前博罗转井镇落后、荒凉的氛围,城镇内部呈现出庄严、整齐的新气象。“1987年,国家投资40万元,本县自筹资金15万元, 用柏油铺通东西主干街道(团结路),宽11米,长1189米”,改变了过去崎岖不平,砂石满地的城镇内部道路状况。
城镇政治与文化职能的进一步完善,带动了当地商品经济的发展。自治县成立之前,阿克塞地区牧民的日常生活用品需到百里之外的敦煌甚至更远地区换取,“牧民利用牧闲时节将自产的皮毛等畜产品驮往酒泉、张掖、安西、敦煌、昌马等地集市出售,并在上述地方购买茶叶、布匹、面粉、马掌等物品”。1955年博罗转井镇成立民族贸易公司,办理全县城乡人民生产生活资料的供应和畜副产品的购销工作。1985年经上级批准,博罗转井镇成立县级大型农贸市场,民间称自由市场。自由市场的设立激活了博罗转井镇的个体经济活力,阿克塞民众特别是居住在博罗转井镇的居民开始陆续在农贸集市租摊设点成为个体经营者。到1988年集贸市场已“设有棚顶100平方米,售货台(点)6个,主要经营农副产品、百货、服装、钟表修理等。上市摊位35个,其中工商户20户,年成交额20万元”。与此同时,城镇内部工业建设逐步发展,到80年代,不仅原有的农机修造厂、石棉矿、供电所等工业产业持续发展壮大,还进一步增设了化工厂、金矿等新的工业产业,全县经济总收入得以提升。显然,此时的博罗转井镇在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上已具规模,一改昔日萧条落后的面貌,成为阿克塞地区耀眼的草原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