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方案》的要求与目标
《方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要求把职业教育摆在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积极支持职业教育,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经过5-10年左右时间,职业教育应基本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
2 《方案》的具体指标与措施
《方案》指出,到2022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应向应用型转变,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建成覆盖大部分行业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设300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针对职业院校的教学,提出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占总课时的一半以上,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为6个月。扩大“双师型”职业教师的队伍,分专业建设一批国家级职业教育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职业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是产教融合,深化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渗入。对此,《方案》提出了多项举措,鼓励促进大企业举办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从金融、财政、土地、信用各方面制定激励机制。在师资方面,要求教师具备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和高职以上学历,倒逼企业与学校融合。
高职高专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应重视教学方式与教育质量问题。高职高专院校的生源多是文化课相对薄弱的学生。但这部分生源的社交能力强,实践能力强。针对该部分生源特征,高职高专院校应针对性开设专业,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入学方式和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