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学术界大家关注较多的是一些法治与制度、体制等相关议题,而忽略了情感治理这个特殊的治理方式,受到西方国家治理理论的影响,对治理现代化大多谈论的是利益和权利,但是在中国治理体系这一方面就一定要考虑情感方面,这与中国的历史和社会背景、政治制度、发展过程有着极大的联系,情感是一种社会事实,是构成人性的基本要素,也是一种社会行动。情感几乎渗透到人类社会中的方方面面,情感是管理的基础。中国共产党从建立到发展壮大就十分注重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情感联系,从抗战时代号召普通人民群众积极参与革命行动,到建国提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共产党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等,这些都显示我国政府对情感的重视。在社区中给弱势群体或孤寡老人的“送温暖”,包括此次抗击新冠疫情这种各个省对湖北的“一省救一市”等等,都体现出中国的社会是一个以情感联系的社会。“小家”和“大家”也说明了国家对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权利和利益的象征,更是代表着它是中国人情感维系的对象。注重情感治理不仅能够提高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而且可以弥补技术治理和法律治理这些硬性治理的缺口。
数字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连接方式,网络舆论的出现使公众的思想、情感传播有了新的特点。在网络平台中公众观点和意见的表达,包括网民之间的互动和网络信息的传播其本质是情感与信息还有意见的嵌套。网络舆论作为公民思想的集合,其中包含着公民的情感这一重要元素,网络舆论的演化与发展,究其本质是情感动员、情感扩散、情感耦合的作用结果,情感线的异常波动造成个体舆论之间的情感共鸣,从而引发网络舆论事件,所以网络舆论的治理其中关键之一就在于情感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