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陕西文化翻译现状概述
 
更新日期:2021-08-23   来源:   浏览次数:27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在信息化和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翻译研究亦已深入发展。翻译研究走过了最初结构主义学派等值论、等效论再到文化学派文化论以及翻译对于文化的意

 
 在信息化和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翻译研究亦已深入发展。翻译研究走过了最初结构主义学派等值论、等效论再到文化学派文化论以及翻译对于文化的意义的历程。21世纪以来,随着“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伟大倡议的提出,文化“走出去”战略成为近几年来中国文化发展最为突出的主题之一,翻译和语言服务领域发展势头非常迅猛。陕西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陕西文化“走出去”英译研究在语言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其翻译研究也越来越受到译界的关注和重视。笔者通过知网查阅,对一些相关的典型性研究进行总结,现有的研究领域主要涵盖陕西民俗文化翻译、陕西传统美食文化翻译、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陕西文化术语译名规范化研究以及陕西地域文化输出策略研究,学者们从宏观视角文化输出策略、翻译原则、译者翻译意识到微观视角具体的翻译方法等不同层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今后陕西文化外译研究活动都不无裨益,值得借鉴。然而,前人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为本文的开展提供了一个新的突破口,主要表现为:(1)研究理论视角较单一。学者们仅从语言、文化单个层面做了浅层次的语言特征分析与译技探讨,阐明了不同理论对陕西文化翻译的诠释力;(2)研究层次不高、范围不广。前期研究范围主要涵盖陕西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某单一方面,有关陕西新丝路旅游外宣翻译的相关研究匮乏,而且很少有研究将译者的认知和思维方式纳入研究当中,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明显不够;(3)研究缺乏语言国家战略高度。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加强研究陕西优秀文化的对外翻译和传播工作、如何向世界讲好陕西故事、传递好陕西声音、树立陕西新形象是当下外宣翻译所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而前人在这方面的学术研究亟待加强和深入。
显然,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为语言在陕西“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社会语用功能及价值研究创造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黄友义(2018)讲到,“一带一路”的推进离不开翻译,翻译界一个突出的变化是由外语研究到翻译应用,由过去对研究的注重到现在对应用的重视。可见,翻译语用研究转向顺应新时代“一带一路”下语言服务社会的新要求。根据Sperbe(1995),语用研究离不开认知,人类的言语交际活动不是一个简单的编码——解码模式所能解释,对话语的解读需要交际行为人在特定的语境中借助于推理才能真正地理解潜藏在话语背后的交际意图。另外,王寅(2013)指出,紧密结合“认知”和“社会”两大要素将会成为21 世纪语用学研究的重要方向,即“新认知语言学”。鉴于此,为了弥补前人研究不足,在当前“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本文基于中国文化软实力海外传播,将认知语境与社会、语言相结合,拟从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和方法下解读语言使用对陕西特色文化域外传播英译认知理据,以期为陕西文化域外传播活动研究贡献绵薄之力。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陕西文化翻译现状概述

下一篇: 陕西文化翻译现状概述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