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语文教材实质上是一本包含了诸多体裁题材的选文汇编,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必须对作者信息进行合理地处理,鲁迅先生说:“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可见,要想对一篇文学作品的内涵拿捏得准确,须得对作者和写作背景掌握的透彻。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陷入先入为主、生搬硬套、过度深入等误区,这使得“知人论世”法失去了应有的效果。
(一)先入为主,限制学生个性化解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在具体的阅读学习活动中,每个学生都能进行独立的思考,都能根据自身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基础得出独一无二的理解。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深入的思考,而不是用自己的结论取代学生的独立思考。但在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对“知人论世”进行不当应用,会对学生造成先入为主的思想束缚,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如在《天上的街市》一课中,教师如果一开始就明确诗歌是作者在军阀黑暗统治下对现实的愤恨之作,那么学生就会明白这是一首政治隐喻诗,他们便会忽略掉这首诗歌奇特的想象、巧妙的联想,感受不到优美的意境和神奇瑰丽的浪漫气息。学生只会得出作者通过对天上街市美好生活的描述,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和理想生活的向往这样的标准答案。又如在古诗词教学中,每每学及李白、杜甫、苏轼等名家,教师总要不厌其烦的重复他们是浪漫派、现实派亦或是豪放派代表人物,使得学生往往以为李白的诗歌只有浪漫瑰丽,杜甫的诗歌只会批判现实,苏轼的诗歌只有豪放旷达。这无疑限制了学生的思想,长此以往,学生便只会墨守成规,对文学作品难以产生自身独特的情感体验。
(二)流程化教学下的生搬硬套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曾提出教师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因此不少一线教师便忽略教学目标与文本核心教学价值,不去思考“知人论世”的用法和意义,而生硬的将它作为阅读教学的固定环节,久而久之形成了“新课导入—作者简介—背景补充—文本解读”的经典授课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省时省力,学生能够较快的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但长期按照固定的流程进行教学,阅读教学似乎成了流水线上机械单一的货品。同时很多一线教师将“知人论世”环节处理得十分粗糙,或是在文本解读前将作者生平、写作背景等信息一股脑灌输给学生而缺乏深入探究和整理,或是在文本解读后向学生讲述背景信息以升华作品主旨,学生往往味同嚼蜡,难以提起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