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裕楷指出:“由于作者及其所生活的时代已成为过去, 只是在文献中留下了印记,这就意味着要‘知人论世’。”这意味着“知人论世”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是有其科学性的,但一些教师在运用的过程中往往会由于自身思维的惯性而进行了不合理的运用,从而导致了如先入为主、生搬硬套、过度深入等问题的出现。
教师思维的惯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一些教师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学情的思考。无论是有多年教龄的老教师还是刚入职的新教师,他们的知识储备都远远超过了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他们对语文教材里的选文和作者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这就容易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按照自身的知识逻辑进行教学,即先介绍作者再解读文本,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会不自觉地向学生输出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第二,应试教育体制下的阅读教学要求学生高效迅速的掌握知识点,而“新课导入—作者简介—背景补充—文本解读”这套经典授课模式可以让学生快速的掌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提高了教学的效率,所以被教师广泛应用到了教学之中。同时一些教师将“知人论世”片面理解为只要进行阅读教学则必须将作品和作者进行联系,因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语文流程化教学下对“知人论世”生搬硬套的现象。第三,一些教师对教学参考书过度依赖。由于一线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来备课,只能以教师用书或者是文学史上的相关知识作为备课材料,且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没有充分的了解,在教学中往往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来衡量学生,对学生有较高的心理预期,所以对作品的背景知识没有进行适当的取舍。因此教师在“知人论世”环节可能会谈及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作品相关知识,学生感到晦涩难懂,一时难以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