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合历史文化知识
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解传承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成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其他方面的要求都需要建立在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之上。因此语言文字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语言文字教学,并不能只局限于片面的语言知识本身,而是应该根植于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积累之上。韩军说:“语言本身就是人的精神,语言本身就是文化(不只是所谓载体),语言本身就是世界的呈现模式。”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也曾指出:“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语言和文化是一个整体,因此语言文字教学在文化传承与理解中扮演者至关重要的地位。就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要求来看,语文课程要培养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
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当前以应试为主要任务的高中阶段与语言文字教学中,只注重考点知识,语言文字本身的文化内蕴被忽视,割裂了语言文字与文化的关系。这也是造成语言文字教学内容单一、乏味,不能满足教育的诉求主要原因。
在部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鸿门宴》中,对宴会上人的座次进行了交代。“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隐于其中的便是中国的礼仪文化和尊卑之别。在传统的礼仪中,座次以朝向东方为尊。这种礼仪也体现在称谓上,如雇主称“东家”,对客、师长称“西席”。项羽、项伯本是宴会的主人却坐在东向最尊贵的位置,而客人刘邦却坐在最卑微的位置。在此处细节中我们不难看出项羽的自大无礼和刘邦的隐忍。所谓的座次描写,它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如果对传统的历史文化没有了解,就难以发现作者此处描写的用意,便失去了了解人物的重要凭证。难以对文本内容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汉语、汉字、源远流长,贯穿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之中,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没有历史文化支撑的语言文字教学无法触碰到语言文字的内涵。与其说语言文字教学应结合历史文化知识,不如说语言文字教学应回归于历史文化之中。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汉语言和文字的发展渊源,理解古今词义的异同,沟通古今此意的发展关系,促进文化传承与理解。也是突破以往教学单一、乏味,缺少趣味性的有效手段。
(二)依据汉语理论知识
所谓的汉语理论知识简言之就是汉语语素组合的知识——语法以及文字本身的知识。“语法”这个词的来源是希腊语的grammatike。grammatike的意思是“与书写的文字有关的艺术”那时候,人们把“语法”理解为帮助人书写文字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法术。即构词造句的规律、规则。语言的使用者在运用汉语时,自觉或不自觉地贴合汉语的语法规律。不遵守其规律则难以被其他人所理解。
由于在初中的教学中缺少对于语言文字理论知识的传授,高中阶段的教学缺乏理论基础,而语文核心素养所提及的语言建构与运用中明确指出“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这就使得语言文字教学知识体系的建构必须结合理论知识。此外就现行的语文教材来看,其主体仍旧是范文系统,在我们去理解、鉴赏范文之时,应该是以一种理性的、科学的态度,而不是凭感觉以我认为的形式来呈现。这种理性思考则需要语法知识和汉语内蕴的衡量。例如在经典名篇《荷塘月色》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来描写月下的荷塘,对此的赏析就需要足够的理论知识做为支撑才能发现和理解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而对于作者隐于字里行间的情感的把握,这需要对汉语的文字内蕴、表达习惯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在考试中虚词、实词、病句、文言文翻译等题目也是基于语言规律、语法知识的考察。这都需要对汉语理论相关知识有所掌握,而不是以“语感”一言以蔽之。在课程标准的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中提出探究语言文字运用规律,增强对语言规律的认识;在汉字汉语专题研讨任务群中,提出加深学生对汉字、汉语的理性认识。这都涉及汉语理论知识。
当前,不论初高中的语文教材都缺少汉语理论知识的编排,而语文核心素养中引领下的语言文字教学不仅仅是针对于语言文字本身的知识,更要兼顾能力、情感等方面的培养。使得语言理论知识的中作用更为凸显,只有掌握语言文字的特定及其规律,才能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就需要在语言文字教学中以理论知识为依据。因此,在教学知识体系的建构中,以理论知识为依据是使学生抓住语言规律、掌握文字的基本理论不可或缺的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使语言文字教学有据可循、有理可依;才能真正的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