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高校体育精准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
 
更新日期:2021-08-24   来源:   浏览次数:31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高校体育项目资助育人认识不到位问题2018年7月30日,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的《关于体育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指出,将体育扶贫纳

 
 (一)高校体育项目资助育人认识不到位问题
2018年7月30日,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的《关于体育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指出,将体育扶贫纳入脱贫攻坚总体部署和工作体系,实施体育扶贫工程,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进程。文件发布后,学者们对体育精准扶贫的研究,多数集中到提高贫困地区体育设施供给、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激发贫困人民脱贫的内生动力、防止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体育旅游精准扶贫、体育赛事扶贫等。
无独有偶,高校教师对体育扶贫的研究,则是借鉴我国精准扶贫理念和高校家庭困难大学生相关工作机制,集中在体育课教学中“体育贫困户”或称之为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研究较多。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文件,高校体育教育有义务对这一体育弱势群体进行精准识别和帮扶,但对这一弱势群体的帮扶不能等同于家庭困难大学生的体育扶贫。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家庭困难大学生本身就是体育项目的弱势群体,由于他们原生家庭的贫困处境,家庭经济状况差,生活质量低,家庭缺乏或根本没有体育方面的投资,导致家庭困难大学生身体运动能力和基本技术储备远远达不到普通家庭大学生的水平。
体育运动是生活中的一种实践活动,区别于其他种类的学科,其本质特征是生活中的身体化运动实践。习主席说:“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体育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弘扬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今社会发展中,体育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如吃饭、穿衣一样不可或缺。如何构建体育项目帮扶体系解决家庭困难大学生体育资助问题,是2020年我国基本完成脱贫任务后需要重新认识的问题,也是高校体育资助育人重点研究的方向。
(二)高校体育项目资助育人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众所周知,高校中体育教学部门与其他教学部门地位相差甚远,导致了高校对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欠缺。我们知道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学校学科建设及教学的重要要素。高校中体育教学长期处于边缘地位,必然导致体育教师数量和质量整体水平的质量不容乐观,最终导致体育各专项必修课教师人数有限。从近十年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出,高校体育项目资助育人工作,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繁重的体育课教学工作量占去了体育各专项必修课教师的所有时间,引导体育教师参与高校体育项目精准扶贫只能占用大量的课余时间,势必给体育项目资助育人增加了难度。 第二、在年度工作中缺乏对体育教师体育项目资助育人的培训,尤其是体育教育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专业+体育兴趣开发以及能力培养方面的培训。体育教师的培训是实现体育教育精准扶贫模式的保障,通过培训培育体育老师立德树人育人的意识,精选有能力的体育老师积极争当高校体育项目资助育人的志愿者。第三、没有充分挖掘学校兼职体育师资资源、优秀体育项目教师爱好者、体育项目优秀的大学生志愿者。有运动项目特长的教师、大学生志愿者群体,可以作为高校体育项目资助育人的一支非常重要师资队伍。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高校体育精准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

下一篇: 高校体育精准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