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才培养目标不以产出为导向
针对应往届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社会生源的人才培养,各高职院校均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将学生进行分类管理,并编制了相应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但各职业院校在制定酒店人才培养目标时,却未能以产出为导向,针对不同类型的社会生源和普通应届生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明显区分,有些院校甚至是直接将应届生源的培养目标拿来使用。
忽略了其中部分生源已经在酒店行业从事多年,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管理经验,但缺乏理论知识来武装头脑;有的生源已经取得更高层次的学历证书,但缺
乏酒店行业所需的各项职业技能;有的生源之前的社会和生活经验均未接触过酒店行业,需要理论与技能的双重充电的事实存在。目前海南各职业院校,不仅对不同类别的社会生源缺乏针对性培养目标,而且也没有对培养目标进行层次设定。人才培养目标是高职教育的标杆,它既是高职教育的出发点,也是高职教育的落脚点。人才目标的设定需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符合培养对象的求学目标与自身发展诉求,如果培养目标脱离了培养对象的实际情况,在这样错位的培养目标下,便很难实现社会生源的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的、确保教育质量。因此,在各院校培养目标不明确的情况下,其培养出的人才也很难适应现代酒店行业的发展。
(二)专业课程设置套制现象严重
面对扩招后多元化的社会生源群体,海南省内很多职业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却依然与普通应届生保持一致,只是简单的对线上线下课程课时比例进行了调整。并没有切实考虑到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新型农民工、下岗工人各类型的社会生源其教育背景、文化基础、技能水平、社会经验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其对课程学习的需求也有所不同。例如:在酒店行业从业多年且做到了中高层管理级别的社会生源,其更需要管理层面课程,套用毫无社会经验的应届生的课程显然过于简单;而对于前置学历较低且根本没接触过酒店行业的生源来说,套用应届生课程来说难度又太大,很容易丧失兴趣,最后被迫放弃;对于已经取得学位证书迫切想要来到职业院校学习职业技能的学生来说,套用应届生课程设置也不符合他们缺乏职业技能的自身需求。因此,各职业院校目前简单套制应届生的课程设置,仅通过调整课程线上线下学时比例来完成人才培养,显然无法满足培养对象的需求,更无法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的复合技能人才。
(三)人才培养过程缺少课程思政元素
长期以来,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品德的培养往往依靠基础课程中的思政课程来完成。而传统思政课程,由于多为合班上课,教学效果差,学生兴趣低,导致思想政治课在素质教育方面起的作用变小。而在专业课程中,教师认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老师、班主任、辅导员的工作,与专业课程无关或关系不紧密。因此,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融入较少,直接导致学生面对专业认可度低,对人才缺口大的酒店市场缺乏兴趣。即使进入到酒店行业的学生,普遍存在缺乏吃苦耐劳、团队合作、无私奉献等精神,而这些素质正是企业选择员工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