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确立价值目标,紧扣引领性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三全育人”工作中需紧扣“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之问。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有具体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高校通过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首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本、以德智体美劳五育禀赋,不断提升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遵循三大规律,校准针对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立足全方位育人,打造科学育人空间。坚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导向,增强科学性,提升实效性,为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打牢基础。立足全员育人,发挥教育主体的作用,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作用,通过增强其教育职能、管理职能,提升其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等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立足全过程育人,尊重学生主体性需求。把握好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特征,满足学生当阶段的合理需求;理性看待试错问题,允许挫折与瑕疵,包容失败、敢于试错。
(三)聚合多方力量,提升协同性
高校实施“三全育人”必须聚合多方资源,打造有机统一整体,在人员、时间、空间三维角度上凝聚合力,有效协同,提升实效,做到人人、时时、事事、处处育人。
着力通过“双线并行”,即以经济、政治、文化、大众传播构成的宏观因素与家庭、学校、社会组织、社区、同辈群体构成的微观因素并行,不断提升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向影响,凝聚多方教育资源,汇集育人合力,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各种环境因素、人力因素等良性互动,完成育人的知、情、意、行有机统一,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从而整体达到全体人参与、人人育人;全要素覆盖、处处育人;全过程贯通、时时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