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金融人才需求现状
 
更新日期:2021-08-31   来源:   浏览次数:15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目前,国内高校对金融人才制定的培养目标主要集中在创新型、应用技能型和复合型金融人才三个方面(教育部高等学校指导委员会,2018),但实际上,高校

 
 目前,国内高校对金融人才制定的培养目标主要集中在创新型、应用技能型和复合型金融人才三个方面(教育部高等学校指导委员会,2018),但实际上,高校培养的应届毕业生并不能完全达到各类金融人才培养既定目标,很多高校金融专业主要关注课堂教学,很少关注市场实际动态,不能及时跟进金融机构的发展,和金融机构几乎没有交集,这些最终导致高校金融人才培养的时效性不够。
1.对金融人才需求量大
根据美国劳动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金融分析师有287752个职位,预计到2024年,金融分析师的岗位数将达到310000人,其中40%的金融分析师工作在金融和保险行业(赵惠清,2019)。目前,我国金融业从业人员已具相当规模,但素质与知识结构仍有待提高。同时,近几年我国金融人才流动的明显特征之一是:人才从国有金融机构流向外资金融机构和中资非国有金融机构(贾佳,王蓉,2017),这一现象虽为国内金融机构带来了大量的新技术、新运作方式,同时也给国内金融机构带来了竞争与冲击,还对国内金融人才应具备的思想理念有了新的要求。
2.对金融人才素质要求高
金融领域目前需要的人才主要集中在既懂金融基本知识又懂互联网中后台技术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同时还需要兼具分析意识和法治思维、非职业能力强及业务素质高的专业性人才,以及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贾佳,王蓉,2017),这需要学生在课堂中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提升各种业务能力,培养专业素养,还需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专业习惯,具有过硬的思想觉悟,最终成为综合素高的应用型人才,满足各金融机构对员工的实际需求。
金融机构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除了需要为客户提供各种不同类型、吸引眼球的新型产品,更需要为客户提供各项极致服务,这不仅要求金融机构职员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还需要有服务理念和意识,而这又恰恰是现有员工最薄弱的地方(谭华,2020)。这种薄弱根源于员工从来没有意识到:金融机构归根结底是一个服务行业。员工在入职后,金融机构对其进行的各种入职培训,虽然能从一定程度弥补认知上的缺失,但是要使员工真正意识到这些问题,仍需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要让学生毕业后能更好的在金融机构中实现角色快速适应,必须从源头进行改变,这个源头正是我们每天面对的大学在校学生。要实现“在校大学生→职场员工”的无缝转变,要求学生在校期间,不仅需要对专业知识有系统的学习,还需要对行业规则、服务对象、服务内容以及金融思想理念、政治立场等有整体的认知,而学生在校期间的这一系列认知除了教师的专业知识指导外,更重要的来源在于思政教育。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金融人才需求现状

下一篇: 金融人才需求现状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