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
 
更新日期:2021-08-31   来源:   浏览次数:12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校园安全稳定,高校要培育适合学生成长的心理育人模式与项目,注重服务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校园安全稳定,高校要培育适合学生成长的心理育人模式与项目,注重服务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随着社会对心理问题的关注,国家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各高校都十分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育人模式、体制机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育心效果突出,大大提升了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养成了良好心理品质。但就目前调研来看,大部分高校在心理育人工作上,还存在问题。
(一)顶层设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待统筹
大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集中于传统式的育心模式,主要依托课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咨询等方式进行,重在心理知识的宣传和心理问题的疏导,对心理问题预防措施较少,也没有形成系统性的、可推广的育心模式,部分高校的机构设置、政策保障不健全,更有甚者将全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部系于某几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从体制上、形式上赋予了专职教师不可能完成的重任。高校打造全员心理育人的育心机制不健全、实施措施不到位、顶层设计不足,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从整体角度进行宏观的把握,师生之间、部门之间融合度不够,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合力不够,教育资源也未达到最优配置,整体利用程度不高。
(二)供需现状:心理健康教育需求侧与供给侧失衡
供给需与求是对立统一的,在教育领域需求侧与供给侧相伴而生,调整好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供需结构,实现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相辅相成,才能让高校育心工作相得益彰,达到供给创造需求,需求倒逼供给,良性互动,促进高校心理健康可持续发展。
各高校尤其在高职院校中,大学生心理普遍存在问题,部分同学心理“亚健康”,存在的抑郁症、学业焦虑等急需高校通过相关手段“诊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有效供给上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第一,由于师资力量匮乏,在教学模式上,大部分高校主要以大班集体授课为主,授课质量差,教学互动不足,育心功效一般;第二,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组织上,部分高校主要用报告会、培训班、讲座等“一对多”的形式,活动形式不新颖,学生不感兴趣,参与度不高,“疗心”效果不显著;第三,在心理咨询服务上,高校心理咨询师专业从业人员数量较少,从业人员技术能力不一,预约周期长,为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及时性低、效率不高,心理咨询效果难以保障;第四,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对网络心理育人的途径开发程度不高,由于新媒体思维的缺失,使得高校没有在利用新技术开展心理育人工作中抢占先机,建立全面的网络教育、咨询、互动、预警平台,强化新媒体在心理育人模式中的全面开展已经迫在眉睫。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显然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生需求不相适应,需求侧与供给侧结构失衡。
(三)师资队伍:教师队伍亟待加强
就调查显示,担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主要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或者辅导员教师来承担,现实状况是这两类教师日常事务相对较为繁杂,除了处理学生管理相关事务外,还要承担其他业务,很难做到聚焦主责主业。再就是高校大多数心理健康教师虽然熟悉学生工作,职业道德高尚,但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来讲重理论轻实践,心理辅导能力相对匮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教师的专业素养、综合素质和操作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和培养,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更好引导学生心理健康、身心全面的发展。
(四)联合育人:育人合力有待形成
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大众往往将心理育人工作视为学校的育人任务之一,忽视社会尤其是家庭环境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学生健康心态,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的积极参与,建设“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从高校方面来看,部分教师对育人职责认识不到位,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等割裂开来,没有形成联合育人的合力。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

下一篇: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