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的成果产出与经济发展新需求有差距
新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化快速发展,工业生产品类的增加对产业劳动者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层级职业教育进入了爆涨式阶段。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高等院校兼职办学、企业按需自主办学、培训机构市场化办学等多种办学形式合力推动职业教育进入了持续扩张期。在这个阶段,大量产业工人经职业教育粗加工快速进入各类经济领域,在满足短暂用工需求的同时也对人力资源的后期发展提升造成了隐患。职业教育市场提供的人力资源多具“短平快”突出特点:即培训周期短、学历起点低、结业就业快。这些做法客观上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造成了一定制约,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两张皮”问题未能得到根本解决,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处于松散浅层次、自发低水平状态。职业教育课程与实际业务标准、教学培训与生产实践相脱节,一些高校下属的职业教育机构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问题。究其本质,实际上是由中国在全球化分工中居于产业链中下游原因造成的。中国特有的巨量消费市场、廉价劳动力市场、下游产业链位置,使得中国的职业教育无需承担过多高昂的技术培训成本而迅速获得不错的市场反馈和价值回报。对于中国职业教育而言,曾经拥有的这些优势条件,终将随着世界经济进入“一带一路”引领的全球化新阶段而不复存在。
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定位与产业链转移大趋势有偏差
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化长期处于跟随西方发达国家的被动地位。在发达国家借助资本力量持续拓展国际职业教育市场之际,我国借助市场力量生成的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职业教育市场主体还相对欠缺。已有的职业教育主体在理念、模式、内容、教学体制等方面,对西方发达国家吸收借鉴的远多于我们结合自身实际形成的原创性成果。各大高校所属的高中职教育培训机构多为向外输出留学生,而缺少从西方发达国家向内引进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等核心要素。在组织职业教育校际合作过程中,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等教学单位主体往往选择综合性大学而非同类职业教育学校,偏离了职业教育所特有的角色定位。以中国为代表的传统新兴国家经济体的快速崛起,对全球产业链的重新配置起到了加速推动作用。职业教育必须要全面适应这种转移趋势,借鉴华为等高技术企业职业教育国际化有益经验,科学利用国内大市场和国外小市场,实现职业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输出和引入与本土化体系重构的循环演进目标。
职业教育的体系建构与双循环经济新常态不相协调
中美贸易摩擦以来,国际环境变化加剧,美国为代表的部分西方国家企图与中国“脱钩”,并在工业产业链中加速“去中国化”,全球供应链出现了本地化、区域化、分散化的趋势。在此背景下,当前的中国职业教育体系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常态显现出不协调、不适应。一方面是日益加大的高校新增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一方面是巨大的能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缺口。不是毕业生太多了,而是符合企业要求的毕业生太少了。职业教育的核心价值导向是就业,职业人才培养只有直面职场需求进行教学管理改革、课程体系重构,其培养和输出的人才才能更快为社会经济创造价值。在中国企业面临不公正人才竞争的外部环境面前,职业院校如果依然醉心于花费巨资产生出数以千计的所谓理论“精品课程”,必将失去国内众多亟待合适人才企业的支持,弱化甚至丧失能力本位对接职业标准的职业教育宗旨和导向。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化路径,如果仍然依赖以前的简单吸收引进、复制粘贴的发展模式,而不突出中国国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优势,突破人才外部环境恶化的挑战将面临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