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模式由单一规模发展向多元内涵发展转变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一批重大工程和国际产能合作项目相继在沿线国家落地,迫切需要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支撑和服务合作国家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天津职业技术学院首创并率先主导推动实施了“鲁班工坊”建设,先行探索培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2016年3月至今,先后在泰国、英国、印度、印尼、巴基斯坦、柬埔寨、葡萄牙、吉布提建成多个“鲁班工坊”。
2018年美国挑起对华贸易战以来,中外职业教育领域人文交流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国职业教育向西方引进先进教学管理经验的窗口一度受到影响,但也为我国职业教育向自主内涵式发展创造了外部条件。2019年1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从发展战略层面对中国职业教育明确了方向任务。《方案》提出发展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研用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推动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等。《方案》还提出制定中国技能大赛、世界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免试入学政策,探索长学制“中高本硕博”贯通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路径等一系列前瞻性政策措施。可以说,外部挑战正在改变职业人才培养需求,催生新的发展机遇。
职业教育路径由被动跟随选择向主动制度创新转变的机遇和挑战
在“一带一路”战略引领下,中国企业国际业务不断拓展。以铁路为例,铁路建设项目已覆盖沿线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但是中国企业人才走出去服务“一带一路”并非一帆风顺,特别是缺少对目标地区政治、经济、人文了解,熟悉国际经济运作规则,熟悉海外标书方案起草和投标业务流程等的海外市场拓展人才、海外项目经营人才以及海外售后、运营、维护技术队伍。而这些新的瓶颈问题,迫切要求中国职业教育突破传统被动跟随简单供给的粗放式发展路径,主动创新发展多元化的人才培养制度机制、课程管理体系和师资培训队伍。2016年7月,国家教育部印发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文件,提出要致力于促进沿线国家民心相通,并为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提供人才支撑。根据《教育行动》,中国将以基础性、支撑性、引领性为建议框架,同沿线各国开展教育互联互通合作,人才培养培训合作,共建丝路合作机制。文件的推出,对积极推动与沿线国家的教育、科技、文化等务实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中国职业教育必须要积极主动作为,围绕语言文化、涉外法律、文化宗教、项目管理、技术技能、一线指挥、培训指导等创新职业教育制度机制和课程体系,与相关国家职业院校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培养“一带一路”建设所亟需的多元化、高素质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