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文史互证”的乡绅形象
 
更新日期:2021-09-01   来源:   浏览次数:26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作为客观书写者,吴组缃的写作有鲜明的文史互证倾向。他刻画的乡绅不同于其他左翼作家笔下的乡绅。这些形象并非虚拟,而有着可靠的现实依据。小说基于

 
 作为客观书写者,吴组缃的写作有鲜明的“文史互证”倾向。他刻画的乡绅不同于其他左翼作家笔下的乡绅。这些形象并非虚拟,而有着可靠的现实依据。
小说基于30年代皖南农村社会的破产现实表现了作为受害者、被压迫者、失路者的乡绅。历史上的1932年,乡绅已逐渐陷入破产困境:长江沿岸主要产米地遭遇水患,政府认为“秋收完全绝望”,大量接收洋米洋麦,以致安徽米价“一月之间,由十一元一担跌至六元半左右”⑦;洋货倾销,民族工商业失去生存空间,走向破产。湖南省虽不收米捐,却变相征税:“收护照费,计每米一石,缴费一元,谷减半”,导致政府、乡绅、佃户间层层盘剥,乡绅沦为被压迫者。推及各地,莫不如此。1933年,饥荒爆发,各项苛捐杂税不减,老百姓食不果腹,成为荒年失路者。安徽寿县乡绅甚至联合村民,不惜犯法,挖取古物卖钱以求得生存。
就乡绅与佃户的关系来看,压迫与被压迫显然存在。由于良绅向城市迁移,农村遗留的乡绅有劣质化倾向。劣绅或为“封建余孽”,迂腐不堪;或借助公职,从佃户处搜刮膏脂,在时代巨变中成为被革命的对象,成为历史淘汰者。小说中的敏斋、管事柏堂即有此倾向。但另一方面,民国以降,乡绅与佃户日渐形成书面契约制的租佃关系,“一旦确立, 双方须信守协议内容,不得随意变更条款。”二者的关系实际上趋于平等。因此,正如文本呈现的那样,乡绅面对佃户又是无力的,他们没有权力直接加租,只能喊着单薄的“镇压”口号,与政府交涉来解决荒年失路的困境。此外,三十年代,农村也出现了宣扬民主民生的乡绅。他们大多濒临破产,备受上级压迫;且长期与群众接触,政治觉悟得到提升,因此发出强烈的民主民生的诉求,同情佃户。叔鸿、竹堂、耀祖则偏于此类。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文史互证”的乡绅形象

下一篇: “文史互证”的乡绅形象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