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地处黄河流域的中心腹地,黄河从这里流过,是黄河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郑州文明不仅在古代拥有傲人的成就,在现在依然有难以估量的价值。郑州有着丰富的历史人文:节庆文化、婚俗文化、服饰文化、礼仪文化、饮食文化、戏曲文化、民间艺术等历史悠久中华传统文化。还有着历史遗留的丰厚文化遗址、灿烂的学术文化以及极具代表性的地域特色文化如:商都文化、河洛文化、少林文化、戏曲文化、炎黄文化等。居于黄河中下游分界线的省会郑州,无论是地理优势、交通优势还是人口优势,都是其他沿黄城市无法比拟的。郑州有优势和能力来推动沿黄地区文化资源的整合,甚至推动整个黄河流域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郑州要在黄河文化的格局中准确定位,突出中原文化的优势,从而发挥中心作用、引领作用、辐射作用,推动沿黄地区“黄河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郑州在打造全国文化高地的进程中,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如何把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成为延续辉煌文化的坚实基础,郑州还需要更多的思考和探索。在黄河文化的弘扬上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还存在以下问题:
1黄河文化未得到有效开发和深入挖掘
历史文化资源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郑州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但很多都不为外界知晓,资源优势没能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郑州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多分布在周边的郊县(市)区,分布广而散,资源间缺乏有效的联系,难以集中且有力地树立郑州历史文化城市形象;历史文化遗产缺乏可视景观,大多是地下资源。古建筑的文化传播价值高,但遗存少;文化资源管理上大多独立存在,导致在规划﹑保护和开发都受到一定的制约,文化资源景观的形成缺乏统一性与整体性;缺乏精品文化资源品牌,文化资源的知名度不高,大多因为保护不力、开发不足或遗存规模的限制,资源的价值含量相对不足,导致文化传播力不强;文化资源的定位偏差,缺乏重点。没有找准资源的差异性,优势不突出。文化资源的开发太过平均,反而难出成效;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形式过于简单,停留在显性资源的开发,仅仅是对文物古迹本身的开发和景区环境的治理。每个历史文化遗址的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可以深入挖掘的隐性资源,如历史故事、历史名人等;最后景区开发缺乏与游客间的互动体验,转瞬即过的游览,难以提起人们的兴致。总之,郑州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重在扩大思路,以拉长文化资源的产业链条为核心,进行创新开发、深度开发。
2.传播方式固化缺乏与技术的有效结合
科学进步带来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大环境发生改变,给郑州黄河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黄河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媒介技术绝对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在媒介的实际实践中,黄河文化的传播方式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文化要走进大众中才能实现其价值,静态的展出形式和传播手段已不适合时代需求。特别是疫情的特殊情况,给文化旅游业带来了深刻变革,数字化、智慧化正在重塑文旅行业竞争力。云旅游形式的出现、互联网+智慧旅游、数字化营销、数字化体验等新兴传播方式给人们全新的体验。信息化时代的传统黄河文化传播形式急需更新。
3大众对黄河文化的认识不足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现代化,带来了文化的的多元化。西方文化的渗透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冲击,对大众的价值观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也是提出文化自信、文化强国的重要因素。黄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但在现代化的洪流中,传统文化在慢慢流逝。部分物质文化遗产被认为开发价值不大,保护不足,遭到破坏。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也面临着断层的困境,大众的对黄河文化的理解不深刻,关注度不足。急需加强大众对黄河文化的认识,打造黄河文化时尚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