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浅谈公共篮球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必要性
 
更新日期:2021-09-09   来源:   浏览次数:47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顺应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从1917年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中的: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中学及中学以上,宜三

 
 1顺应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
从1917年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中的:“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中学及中学以上,宜三育并重。”能够看出我国自近代以来即有在体育中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注重德智体三育共同发展的教学理念。在2016年高校思政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校中不同课程虽有其不同的培养目标,但在思政教育方面,都是以“立德树人”为核心。高校公共篮球课程不仅要传授学生篮球技能、技术以及理论知识,更要在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方面作出正确的教育与引导,使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形成于心,这是顺应当代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2.是落实体育课程目标的根本要求
公共篮球课程作为高校体育选修课程的重要开展形式之一,体育课程目标共分为三个目标,一是技能目标,通过公共篮球课程的学习,提升篮球基本功,夯实篮球运动的理论知识与章程规则,增强个人运动能力与身体素质。二是认知目标,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能够养成自己独立学习的能力,其根据课程总量再合理地分配带每堂课当中,并较为直接的表现出学生每堂课所掌握的进度。三是情感目标,在体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增强个人自信心,提升面对困难挫折的勇气,敢于接受生活中的艰难困苦,养成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可以看出,情感目标与思政培养目标具有高度一致性,寓思政元素于体育课程之中,即是落实体育课程目标的根本要求。
3是改善体育教学现状的迫切需求
在我国的传统学校体育教学模式中,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开设之初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率,体育教师讲授体育课程的主要任务也是为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传授学生体育基本理论知识、技术与技能,从而忽略了对学生心理健康以及思想品德的教育与引导,由于整个教学过程缺乏思政元素的融入,致使在过往的体育教学中常常会出现部分学生的专业技能强,综合素养差的现象。其中,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学校缺乏将思政元素融入体育课程的教育理念,体育教师缺乏“体政融合”教学的专业培训以及部分体育教师的思政教学意识淡薄。
4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需要
在2019年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由于各学科的独立性、专业性强,学科之间交叉内容较少,因此除了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外,其他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少之又少,导致学生只能在专门的思政课中,才能够得到丰富的思政引导。自1999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提出到现今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改革,表明社会的需求愈加向综合型人才靠拢,高校中的学生正处于三观与道德素质形成的重要阶段,体育教师要做好对学生“拔节孕穗期”的精心栽培与引导,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浅谈公共篮球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必要性

下一篇: 浅谈公共篮球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必要性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