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孟荀人性论的基本观点
 
更新日期:2021-09-13   来源:   浏览次数:28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人性论是贯穿整个哲学的思考命题,在春秋时代对人性论的探讨进入了第一个发展高潮,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而这两人关于

 
 人性论是贯穿整个哲学的思考命题,在春秋时代对人性论的探讨进入了第一个发展高潮,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而这两人关于人性论的看法存在巨大的分歧,结合孟子和荀子的个人经历和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他们所持有的人性观。
(一)孟子主张人性本善
1、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人。一生不曾做官,专以讲述为业。思想集中反映在与弟子共同编写的《孟子》一书中。最大程度地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由于对儒学贡献巨大,后世常把儒家学说称为“孔孟之道”。孟子主张民贵君轻,在政治思想方面,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人本思想”,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强调人民的重要性,突出了人民在国家政治结构中的地位。孟子还从孔子的“仁者爱人”的思想出发,提出了“仁政”的观念,主张国家要养民,要实行仁政。
2、思想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其思想的核心是“性善”和“良知”。《公孙丑上》中孟子有“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市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父母也,非所以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这是孟子论述人性本善的依据。孟子认为因为性善,所以人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些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良知,人先天具有这种善的萌芽,他认为人所具有的道德观念——仁义礼智分别就是这四心,而这些道德理念也是人先天具有的,一个人之所以不能成为善人,是因为他不去培养自己的善端。在人禽之辩中,孟子表明人与动物的差别很小,不同之处便是人与生俱来的善良的本性,这些都证明了孟子主张人性本善。
(二)荀子主张人性本恶
1、简介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另一位大师。荀子,名况,字卿,赵国人,曾任齐“稷下学宫”的祭酒,后到楚国任兰陵令。他的门人弟子不少,其中就有秦国政治家李斯,其思想集中反映在《荀子》一书中。荀子主张强化君权,但重视民的作用,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人道与天道统一,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的唯物主义观点,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天道不能干预人事。在自然观方面,荀子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认为人定胜天,在政治思想方面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主张发展社会经济要与礼治相结合,隆礼重法。
2、思想
荀子主张人性本恶。荀子认为人自然地想要满足欲望,如喜欢享受、嫉妒憎恨等,如果欲望难以满足,人与人之间便会发生争执,社会就会变得不再安宁,因此需要帝王和礼法来进行教化、约束和引导,使人的善性得以萌发,即“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荀子说“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认为这才是人天生的本性和欲望,在《性恶》篇中,荀子曾提到:“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由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由此可以看出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爱好利益、喜好享受,如果放纵人的本性,顺从人的欲望,就会出现争抢劫掠,违反社会秩序的行为就会不断滋生,若不对这种行为进行制约,社会会发生暴乱,社会秩序会被破坏,因此需要礼义的教化和引导来帮助人们从善,最终社会趋于太平,由此看来人的本性是恶的,善良的行为是后天人为的,因此荀子认为人性本恶的,人的善行需要后天的教化和引导。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孟荀人性论的基本观点

下一篇: 孟荀人性论的基本观点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