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教师也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但我校目前的C语言课程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教学方式单一
课堂上C语言的学习主要以“理论+上机”为主,教师需要花大部分的时间去讲基本的语法知识,并辅助罗列基本的程序语句作为例子进行讲解。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给学生安排的上机任务,更多是照本宣科完成,无法真正理解程序设计的精髓,学习效果不理想。
另外,不同学生从课堂上接收知识的能力不同,单从课堂的教学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要。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很多网络学习资源,但这些学习资源良莠不齐。如何能利用开放的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和资源,给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的便利,从而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
(二)教学考核偏重理论
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的考核目前以理论考试为主,学生只要在期末冲刺做足够的习题,即能取得不错的考核成绩。而平时学习积极或动手编程能力更强的学生,没能通过考核成绩体现出他们在学习中的付出和成长。C语言是门高级编程语言,学好C语言除了要掌握基础的语法学习外,最关键的需要通过不断的上机实践来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而考核偏重理论,与这门课程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不相适应。可见,目前的考核方式不能综合评价学生整体的学习情况,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忽视上机动手实践的重要性,盲目地为了通过考试而考试,违背了学习这门课程的初衷。
(三)学生自主学习性差
在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学习自主性差,对于C语言的学习只局限于课堂的四十分钟,课后作业就靠抄袭其他同学完成,教师只能通过测评才能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不能实时动态的监控学生的学习行为,及时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指导。
(四)课程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目前C语言的实践教学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去指导,一般的操作是在学习的不同阶段,分配给学生阶段性的任务去完成,这些任务很多是传统的练习题,甚至很多可以直接从网上找到源程序。学生完成的积极性不高,很多时候直接从网上拷贝程序下来就提交,并没有更深层次的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