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升学热”反映的是中职学生在一定社会结构内为谋求发展而做出升学决策的教育现象。它的形成受着复杂的社会性因素的影响,是多方共同作用下结果。
(一)政策环境的赋能
从1997年国家教委、国家计委下发《关于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并轨改革的意见》到2000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等职业教育在招生就业制度上的改革使得中职毕业生从“统招统配”走向了“自主选择与市场化就业”。尤其是长期以来的“断头式”发展模式,使得失去了昔日“铁饭碗”的中等职业教育在吸引力逐渐走向低迷。
为了走出发展困境以及巩固中等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的地位,我国政府做出了诸多的探索。近年来“多元立交”、“终身一体”等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在政策文本中被频频提出。在2014年,教育部编制发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谈到,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内部基本体系框架过程中,要系统构建从中职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在终身一体的指导思想下,要积极扩宽高职学校招收中职毕业生的渠道。并且在2020年9月30日,由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正式发布。该文件在围绕如何为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上给出了详细的举措,它同样提出“要鼓励中职毕业生通过高职分类考试报考高职学校”以及“不限制专科高职学校招收中职毕业生的比例”。可见国家为中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营造了一个十分“亲和”的政策环境,从顶层设计上为中职学生摘除了生涯发展路径上的“红灯”。
(二)技能溢价的诱导
随着我国生产率提高和技术进步,劳动力市场对“技能型劳动”与“非技能型劳动”的需求产生了分化,技能型劳动者的市场上的需求量逐步升高,导致劳动力市场收入结构发生变化并出现“技能溢价”(即由于不同人力资本所有者技能和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形成劳动报酬非均等化现象)[2]。而在此这过程中,技术的进步更多的表现出技能化倾向,我们便称此为“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
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城乡户籍制度的相对放宽,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为我国工业化的进程提供了丰富的“人口红利”,此时的劳动力类型基本为非技能型劳动。然而随着“人口红利”的消散,东部沿海地区从“民工荒”转向了“人才荒”,“腾笼换鸟”成为这时期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举措,并且在新一轮产业升级的刺激下,企业对高层次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形成巨大的缺口。在市场化机制的引导下,中职毕业生转向接受更高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以提升人力资本来换取更高的劳动报酬与更宽阔的发展空间,是我国“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驱使下“技能溢价”所带来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