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真诚:消融边界的写作姿态
 
更新日期:2021-09-17   来源:   浏览次数:16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亲吻世界》本书就跟它的书名一样,汇集了周励对世界、自然、人类的炽热感情。《亲吻世界》体现了周励对世界的最大诚意。她从战争、历史、人性三个维

 
 《亲吻世界》本书就跟它的书名一样,汇集了周励对世界、自然、人类的炽热感情。《亲吻世界》体现了周励对世界的最大诚意。她从战争、历史、人性三个维度,审视过去、关照现在。该书创作于今年疫情期间,在往返历史的旅程中,也不时交错着对疫情的反思。疫情纷扰,灾难丛生的剧变时代是文学可以汲取的丰富养料。当下关于疫情的文学创作已有不少,但却少有极具反思力量的作品。周励身处另一片天空,同样见证了死亡与灾难。但是却选择回顾旅行见闻,以历史散文的形式记述自己的心境。
周励谈到,“新书创作的缘起来自于疫情期间的思考。当她看见电视里一个个橘色尸体袋堆在医院门口,复活节60几位著名艺人去世时,她不禁思考:这种情况下我们跟世界应该如何相处?——“就是要在黑暗的隧道中,抓住头顶那一束光,把这束光捧在你的心口上。”周励因此深入历史,以闪着微光的历史人物照亮世界。散文则作为载体,与历史融为一体。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就掀起了创作历史、文化散文的创作热潮。“余秋雨在中国当代散文史上是一座从审美到审智的断桥” 。可见,散文与历史、人文结合不失为一种既有诗意又能启发思考的创作方式。但是余秋雨散文中的众多文史错误常为人诟病,一小处错误即引来批判和否定。余秋雨散文所展现的审美价值却被有意忽略,而仅从历史真实的层面对其作品以偏概全。小说是虚构的,这点毫无疑义。散文较之小说,更具有真实性。周励在追踪历史时,采取了一种类似“非虚构”的方式。周励在《亲吻世界》的自序中也自认为这是一部“非虚构”小说。周励早年的创作——《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以自传的形式面世,最后被诟病不够真实,也许是这番过去令其心有余悸,因此周励把《亲吻世界》称作非虚构小说。这也许能省去了参与真实之辨的麻烦。与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进行类比,周励的《亲吻世界》被视作一部散文集显然更为贴切。因为从周励的《亲吻世界》中可以看到散文创作中那份“久违”的真实。周励面对历史时的真诚、谦卑的态度十分清晰、明朗。《亲吻世界》的第一部分中,周励以参观战争遗址、反思战争为主题,游历参观了“罗塞塔石碑”、帕劳、贝里琉岛、阿灵顿公墓、塞班岛、天宁岛、关岛等曾经的战场。不少关于战争的故事不时穿插其中。周励以自己的方式重新讲述了这些故事。比如讲到二战中颇为出名的艾森豪威尔的故事时,周励会从“我认为他的爱情故事令这位日耳曼后裔更富有生动的人性”开始,接着串联起艾森豪威尔个人生活、政治生涯中的几个重要片段,再以艾森豪威尔充满“人性”的遗言结束关于这个传奇人物的故事。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周励并不忌讳回到“历史现场”,并让人物进行讲述。尽管人物之间的对话可能的真伪性有待甄别,但无法否认的是,周励成功地复活了这些人物。有关这些人物的战争故事也开始从书中逐渐复苏。从事小说创作多年,周励的叙述能力丝毫没有减弱。即使讲述已为人熟知的历史人物时,她依旧能够敏锐地捕捉到最富戏剧性、吸引力的部分。虽然历史的真相也许与周励所叙述的有所出入,讲述历史人物故事的时候也存在编织和剪裁的痕迹,但是这并不影响周励想借历史传递思考的真诚目的。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真诚:消融边界的写作姿态

下一篇: 真诚:消融边界的写作姿态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