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屏村是位于安徽省南部黟县的一个徽派建筑典型代表的古村落。与韩国广泛分布在各地的韩屋村不同,徽派古村落主要集中在中国的安徽省南部和江西省北部,依丘陵起伏、地少形狭、山高水长的地势特征而建,青砖黛瓦、马头墙、小屋脊是其显著特征。从功能类型上来看徽派建筑又分为住宅建筑-民居,文化建筑-祠堂、书斋、戏台,商业建筑-店铺,纪念性建筑物-牌坊,其中民宅、祠堂和牌坊被称为“徽派建筑三绝”。同时徽州古村落的布局与中国传统风水理论息息相关,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
据1985年的黄山市文物普查,1795年保存完好的徽派建筑有4700多幢,之后以每年5%的速度减少。2013年4月,中国著名演员成龙表示将把自己收藏的徽派建筑捐赠给新加坡一事也反映出了徽派建筑面临的海外流失等问题。由于财政不足、古建筑修复困难等原因,保护徽州古建筑之路任重道远。本节以徽州古村落南屏村为研究对象,以北村韩屋村发展的模式为借鉴,对南屏村的发展路径进行探索。
1. 南屏村的概况
南屏古村落位于安徽省黟县的西南角,形成于唐宋时期,距今已有1100余年的历史,因南部地势平坦,犹如被屏障包围,得名南屏村。元朝末年,叶氏从祁门白马山迁居此地后,村落规模逐渐扩大,明清时期,徽商的活跃使得南屏村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形成了叶氏、程氏、李氏家族为主的局面。
南屏村有近三百多座明清古建筑,72条巷,36口井,错综交错的小巷如同迷宫,因而也被叫做“迷宫村”。受宗法制度的影响,村内祠堂众多,民国时期,光叶氏宗族的祠堂就有20多个,现还留有叙秩堂、圭光堂、尚素堂等。先人们在祠堂内祭祀祖先,为后辈立祖训家规,因此,南屏村又有“中国封建社会宗法制度博物馆”的称号。徽商重视教育的传统也通过南屏村的私塾、书斋体现得淋漓尽致。相传村内有一位年轻人因家境贫寒,无法读书,便背井离乡去讨生意,深知读书重要性的他在事业成功后,回到村子盖了一个书斋,供家族子孙接受教育,这个书斋就是现在的“抱一书斋”。此外,南屏村还有染坊、药房等作坊。徜徉在村子里,先人们生活的画面仿佛跃然纸上,向游人展现着古徽州人民的勤劳睿智。
2.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南屏村分析
从“空间的实践”层面上来看,南屏村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拥有祠堂,名居,庭院等代表性明清古建筑物300余幢,悠久的历史给南屏村创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新安理学”的哲学思想在这里与人们的生活浑然一体,徽派篆刻、徽派版画等工艺也在村民手中代代相传。但与位于市中心的北村韩屋村不同,南屏村位于黟县通往西武乡的公路尽头,交通状况较为不便。在首尔想要去北村韩屋村,直接搭乘地铁即可,但如果要去南屏村的话,先要到黄山市,再乘坐大巴去歙县,最后再乘坐出租车才能到达南屏村,路途颇费周折。
从“空间的表征”层面上来看,政策上中国正促进文化及旅游产业的发展。 2007年,党的十七大决定振兴文化产业,2009年7月,中国首次出台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计划《文化产业振兴计划》。 2017年,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战略,并鼓励创造多元的文化产业。地方政府方面, 2018年,安徽省政府发表了《黄山市徽州古建筑保护条例》。与单纯注重古建筑保护的旧条例相比,该条例鼓励古建筑向文化创意、旅游观光、民宿等方向发展,规定收益的10%用于古建筑的维修、管理,每年六月的第二周设定为古建筑保护宣传活动周。文化项目开发上,1989年导演张艺谋曾在此拍摄电影《菊豆》,之后南屏村又作为电影《卧虎藏龙》、《苏乞儿》的取景地,盛极一时。但现在的南屏村除了提供导游服务外,几乎没有其它的文化体验项目。同时村中具有活力、创造力的年轻人往大城市涌去,人才流出问题也显现出来。此外,南屏村周边有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徽州古村落“西递宏村”,很多游客从黄山下来后,直接就去距离更近、名气更大的“西递宏村,因此南屏村的被替代性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