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人之“辨”——劳动教育的价值起点
据司马迁《史记》中记载,周武王在二月初二不仅举行盛大仪式,还率文武百官亲耕。《左传》记载的“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认为只有辛勤劳动,人民才可以解决自身温饱问题。可见,自古以来国家就重视劳动,劳动是民生之本。
劳动不仅是人类生存所依赖的根本,更是推动社会生活变革的燃料。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不乏“能工巧匠”,诸如木匠的鼻祖鲁班创造锯子、飞鹞等一些精细兵器;东汉时期宦官蔡伦发明造纸术;春秋战国时期的厨师庖丁,为梁惠王宰牛,技艺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放眼新时代,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着高技术人才匮乏的局面,因此,在高职院校深入开展劳动教育、培育工匠精神,为社会培养优质技术型人才是必须面临的挑战。
(二)马克思之“辨”——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理论渊源
劳动教育蕴含于社会生产劳动中,劳动的过程便是教育的过程。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唯物主义角度出发解读了劳动的内涵,认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充分肯定了劳动实践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另外,马克思强调教育应该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劳动形成了人的本质,而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一方面,个人参加生产劳动为社会做出贡献,另一方面,个人在生产劳动中提升个人价值,实现个人理想。
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机器大工业发展取代个体手工业的历史潮流导致了人的发展出现片面性,因此两人提出了现代教育的目标,即人的全面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个人的精神发展需求受到额外的道德关怀,“1+X证书”制度、终身教育、继续教育等新型教育理念层出不穷也证明着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多维的人的全面发展,即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蕴含着人的个人发展需求和社会市场需求;也是多层次的人的全面发展,体现在个人从单一技能向多技能发展,从技术型人才向大国工匠转变,从被动创新向主动创新转变,蕴含着个人价值追求和时代进步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