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自动化类专业课程实施全方位育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更新日期:2021-09-23   来源:   浏览次数:18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按照本科教学规律的特点,专业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根据全球范围内的教育认证理念和我国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全方位育人目标几乎贯穿于所

 
 按照本科教学规律的特点,专业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根据全球范围内的教育认证理念和我国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全方位育人目标几乎贯穿于所有专业的培养目标之中。为便于制定有效的实施策略,以提升自动化类工科生的专业和课程思政育人效果,需要对其全方位育人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
1专业目标具有口径宽、难度大
自动化类专业课程体系一般以自动控制理论为基础,综合光、机、电、算四部分原理,形成对工业控制系统的综合应用。可见,自动化类专业知识点分散,口径宽。为了完成专业育人目标,需要对各专业知识点的基本原理进行介绍,这些基本原理涉及众多抽象的数学知识和各类物理原理,综合了几个世纪的科学发明或科学发现,教学难度大。
2课程思政元素碎片化,缺乏整体性和联系性
就自动化类课程体系而言,受专业课程知识点分散的影响,各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呈现碎片化分布;大部分专业教师受所属口径的思政案例,以及个人思政水平的影响,选择的思政元素也会呈现碎片化,甚至部分教师,找不到合适的思政要素或切入点。碎片化的思政要素或者无思政要素的专业教学过程,无法使课程思政真正落地,难以完成全方位育人目标。究其原因是授课教师自身在受专业教育阶段没有获得充分的课程思政教育,思政要素完全来源于个人经验,且不能有效梳理,简单地将思政案例及其影响结果插入课程教育之中,造成课程思政效果大打折扣。
3课程思政静态化,缺乏发展性。
从思政育人的特点来看,由于社会系统与时俱进,思政育人应具有发展性。虽然自动化类专业本身的发展日新月异,但受工科四年学制以及自动化宽口径特点影响,在理论教学内容方面,只能讲授基础理论,而基础理论表现为长期固定,因而专业知识呈现静态化,使从基础理论提炼的思政要素也难以更迭;实践教学内容方面,专业教师的一线专业经验积累少且缺乏更新,从而其所提炼的思政要素数量不足或质量不高。
自动化类专业课程目前具有专业目标具有口径宽、难度大特点,其思政育人目标呈现碎片化、孤立化、静态化,导致了课程思政欠缺整体性、联系性、发展性,制约自动化类工科生全方位发展。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自动化类专业课程实施全方位育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下一篇: 自动化类专业课程实施全方位育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