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当前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中存在的问题——以常州高职院校为例
 
更新日期:2021-09-23   来源:   浏览次数:16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贫困生认定缺乏科学标准2018年,教育部联合各部门颁布了《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贫困生的概念及界

 
 (一)贫困生认定缺乏科学标准
2018年,教育部联合各部门颁布了《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贫困生的概念及界定条件,但也仅是定性的而非定量。目前,常州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总量大,地域分布广,手工识别贫困学生的方法比较主观,导致一些非贫困学生被错误识别。真正的贫困学生可能因为他们不愿申请或缺少名额而无法被识别。 在具体的识别过程中,主要表现为:许多高职院校采用常见的“目标分配制度”来分配经费。通常,确定的经费配额是根据学院、专业或班级的占比均匀分配的。结果,受助人的数量受到特定配额的限制,导致一些家庭由于配额不足而无法真正识别其实际处于困境中的学生。
(二)资助过程缺乏动态管理
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绝非一成不变,而是随时调整变化的。目前,常州高职院校学生人数众多,科教城高职教育园区内共有常州信息、常州工程、常州工业、常州纺织及常州机电五个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普遍存在不及时监控、信息反馈滞后、更新进度慢等问题,尤其是建档立卡、低保、残疾类,家庭脱贫后往往不能及时捕捉,仅通过学生上报或学校检索下发,信息滞后并缺乏动态跟踪。贫困学生的身份识别通常在每个学年开始时进行评估,但是,家庭长期处于经济困难的情况不很常见,而有些家庭的经济状况有所改善的学生,对照贫困生的界定标准和条件,应当实时从数据库中划分,同步反馈给学生本人。但是,在贫困生的日常管理过程中,缺少快速响应反馈机制,导致育人工作滞后、成效差。另一方面,部分贫困生出现学业预警等情况时,仅通过人工检索筛查,响应慢、耗时长,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效率,从而不能实现精准资助。
因此,现有的资金管理方法会使家庭中的一些突然变化无法及时得到帮助,而有些家庭已经得到了帮助。无法及时找到摆脱贫困的学生,缺乏及时的资助以及有限的资助效果。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当前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中存在的问题——以常州高职院校为例

下一篇: 当前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中存在的问题——以常州高职院校为例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