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大数据模式下多元化精准资助育人路径探索
 
更新日期:2021-09-23   来源:   浏览次数:15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直以来,高职院校的学生资助工作内容繁多、政策性强、信息量大,涉及到的国家、社会、学校三个主要层面的资助政策,从上位文件的发布到学校的具体工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的学生资助工作内容繁多、政策性强、信息量大,涉及到的国家、社会、学校三个主要层面的资助政策,从上位文件的发布到学校的具体工作落实,包括政策的宣讲、学生自主申请、审核与评定、结果的公示、配套经费的发放等环节,无不需要学校、班级、家庭、学生个人的积极配合。现阶段,高职院校体系内大多依托本校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贫困生的日常管理,部分系统只能静态检索与维护,无法智能化,难以实现动态监测管理,而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学业情况、心理状态以及消费状况等均是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结合现阶段高职院校资助育人体系的制度和政策,应着眼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重点改善。
(一)改善内部外部环境,资金来源多元化
进入新时代,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不断升级,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实践型人才为主的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备受社会关注,与本科院校相比,职业院校的专业配置、师资力量、社会认可度等方面仍存在明显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然而,高职院校的贫困生人数在不断攀升,这就需要社会各界的政策倾斜及资金投入,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能力,并努力改善学校的办学环境,以确保没有任何学生因家庭经济原因而辍学。困难,这是促进贫困学生多样化资助系统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政府应颁布有关法律和政策,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帮助学生和社会资本投资,确保资金来源多样化,并鼓励政府、院校自身和社会力量积极投资于资金工作,使高职院校自身为学生资助工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搭建发展型、复合型、多元化服务为一体的资助平台,凸显育人成效
高职院校要实现多元化的精准资助,提升资助工作效率,强化育人成效,就必须要努力构建融发展、复合、多元化服务为一体的资助平台,消除信息孤岛,扩大资助覆盖面,确保资助工作零死角、零盲区、零失误。日常的事务性工作纷繁复杂,需要学校各个部门(院系、学工、财务等)的通力合作完成,往往线下操作流程慢、耗时长、时效性差,这就需要将校内各资源进行整合,借助大数据技术,变革传统资助工作模式,解决以上痛点问题,大大提高工作的整体统筹度和协同性。新模式平台的搭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发力:第一层面,利用大数据技术抓取各部门的信息资源,包括智慧校园、师生面对面、新闻公告、招生就业、资助政策等数据信息,以文字、图片、表格、音视频等的形式储存融合进大数据平台内,全方位体现贫困生个体在校的综合情况,提升了资助信息的聚合程度,开展有针对性的育人活动,一定程上降低了人力与财力成本投入。
第二层面,坚持数据驱动治理,统筹推进资助育人工作有序开展,基于丰富详实的大数据平台,根据既定的量化考核指标,分门别类地对困难学生的情况如实评估和反馈。与此同时,通过算法程序分析平台内现有的海量数据信息,实时抓取当前资助工作的完成情况,找出异常数据,及时分析、研判,精确定位到贫困生个体,并将具体情况第一时间反馈给班主任和家长,实现家校联动,大大增强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统筹性、协同性。
第三层面,大数据能够实现资助育人工作的动态监测与管理。将所有贫困生的学业、消费、预警、受助情况等信息纳入大数据系统平台内,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与更新,这样一来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部门便可以迅速掌握全校受助学生的奖、勤、助、贷、补、减、所获荣誉等综合信息,直接按照学号字段在线检索学生综合信息,时效性强,从而实现集成管理。同时,根据贫困生激励与预警管理机制,可以利用大数据系统动态监测贫困生的学习成绩、消费习惯等数据变化情况,强化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的动态管理。
(三)促进身心全面发展,资助形式多元化
面向高职院校特定层次的学生群体,学生资助工作往往存在形式单一、重物质资助、育人成效不显著等问题。因此,要实现贫困生真脱贫,多元化政策体系至关重要。
1.以心理资助为核心,支持贫困生实现个人认知。在工作中,应密切关注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如特殊群体贫困学生的自卑,敏感,可疑,焦虑等心理问题。尤其要注意贫困学生刚入学时的心理评价结果,以此为基础“量身定做”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高职院校应依托现有资源,主要面向贫困生,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贫困生“绿色通道”,通过前期的问卷筛查及时地进行心理干预,开展各种专题报告、师生面对面、学术讲座、朋辈心理咨询等减轻贫困的活动。学生潜在的心理困扰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自己,评估自己并不断提高和发展自己。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大数据模式下多元化精准资助育人路径探索

下一篇: 大数据模式下多元化精准资助育人路径探索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