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要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朗读比默读更有意义
 
更新日期:2021-09-27   来源:   浏览次数:12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经典篇目的理解必需借助朗读。编进教材的文章,要么是古今中外的经典,要么是现实生活的典型表达,要么是时代发展脉络的趋向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经典篇目的理解必需借助朗读。编进教材的文章,要么是古今中外的经典,要么是现实生活的典型表达,要么是时代发展脉络的趋向性反映。无论是在对思想上、内容上的理解方面,还是对在语言上、逻辑思维上的感受、体悟方面,都不是高中学生能用默读就可以完成的。“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 教材中的文章就是“真实的语言情境”,不放声读,就不能感悟出情境的真实,只有把视觉的文字语言转换成听觉的有声语言才能再现文字表达的情境。放声读,有感情地读就是一种“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如果仅仅是默读或者浏览,语言的实践程度就很低很低。默读活动只存在语言的输入,不产生语言输出。 没有语言的感受感悟,“积累言语经验”就变得非常艰难。因为感受语言就是一个既有感性又有思辨性的学习过程,没有这个过程或者淡化这个过程,积累个性化的言语就很难实现,口头表达能力差,写作水平低就是具体的表现。所以,教师要给学生强调,朗读教材中的文章是学习语文的基本要求,是必须要做的功课。
其次,要让学生明白,只有朗读才能准确表达文章作者的心声和感情。因为“朗读是出声的阅读,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换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并通过喉头、声带和嘴唇的发声动作读出词和句子的阅读活动,这是一个眼、口、手、脑协同动作的过程,它绝不是见字读音的直觉过程,而是一个有着复杂的心理、生理变化的驾驭语言的过程”。例如:“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要是树,而杨树最多。”朱自清先生在这里是要强调“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范围之广呢?还是要强调四面的“树”之多呢?这就需要结合语言情境分析。后文写月光“漏”“几段空隙”,“树色”像“烟雾”,“树梢”上隐约的远山,“树缝”“漏着”“一两点灯光”,“树上”的蝉声,这一系列的景象都离不开“树”,这样,就可以判断朱自清先生在这里是要强调“树”了,只有依靠有声的读才能彰显这种强调性,也能比较准确地传达出作者的心声和感情。而默读,无法体现这种强调性,也就没有了语言的实践活动。又如:“我喜欢听民族歌曲”,当这个句子没有具体语境的时候,它只不过是陈述一个仿佛很明确的事实。实际上,语言只有在具体的交际活动即语言情境中才有意义,只要语言一进入具体的语言情境,先前看起来明确的含义变得模糊了。“我喜欢听民族歌曲”,就有四个含义需要进入情境去体会:是强调“谁”喜欢听民族歌曲的问题吗?是强调“我”“喜不喜欢”听民族歌曲的问题吗?是强调“我”是喜欢“听”还是喜欢“唱”民族歌曲的问题吗?是强调“我”喜欢听“什么”的问题吗?在一个具体的语境中,它只能是表达一个意思,要准确地表达语境中这句话的意思,只有靠有声的语言才能实现。这就是朗读的意义所在,让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逐渐形成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学科核心素养。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要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朗读比默读更有意义

下一篇: 要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朗读比默读更有意义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