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对外开放,中国的国际影响力逐渐提升,汉语国际教育也取得了一系列成绩。自2004年国家汉办(现更名为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在韩国设立全球首个孔子学院以来,截至目前,全球已有162国家(地区)设立了541所孔子学院和1170个孔子课堂。已有将近70个国家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汉语在各国第二语言学习中越来越受重视,如德国慕尼黑圣·安娜市立文理中学将汉语列入必修课程,芬兰首次将汉语列入高中教学大纲。中国以外约有2500万人正在学习中文。“十三五”期间全球参加HSK(中文水平考试)、YCT(中小学中文考试)等中文水平考试的人数达4000万人次,这些都表明了汉语国际教育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当前,在新的国际背景以及中国新的发展阶段的大环境下,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对各国的工作、教育、生活等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影响,迫使我们改变教学模式,大范围推广线上教学。此外,一个国家的发展既包括硬实力建设,也包括软实力投入,两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当今中国经济实力增强,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还处于“文化赤字”的现状,就软实力建设而言,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和工具。因此,大力发展汉语国际教育事业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升中国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推动力,新形势对我国的汉语国际教育事业提出了新要求。
(一)树立“中文+X”的理念
就语言来说,学习语言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汉语国际教育也绝不能止步于纯语言的教学。中文教学,是为了培养语言人才“用中文学”的能力,因此我们要树立“中文+X”的理念。随着商务汉语、旅游汉语等职业汉语教学需求的兴起,“中文+职业内容”的汉语教学模式也得到业内人士的积极推行。在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还要注意书面语能力的发展,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训练与提高。此外,在海内外的汉语国际教育中,“中文+文化内容”的实施有利于培养语言人才的文化能力。这里所指的文化能力的培养,并不局限于一般意义上的语言能力,讨论的是宏观的人才资源和语言文化人才的能力,是语言文化的综合能力,是适应性与应变能力,即是否能在不同文化环境中尊重、适应他人文化的能力。语言文化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实现:首先要培养语言的汉语交流沟通能力,如理解和表达所欲沟通的内容、了解中国文化和习俗及其在交际中的应用,例如服饰着装、用餐礼仪、用语等等;第二层面是培养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应用,这种能力是在长期的语言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的;第三层面是在前二者的基础上,融会贯通政治、经济、地理、历史等领域,洞察中国及国际动态,成为具备跨文化交际、跨国工作能力的汉语语言人才。
(二)提高专业度
汉语国际教育也是一个对职业素养要求较高的行业,提升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度,首先要构建以本专业为主的从业人员队伍;从业人员还需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教学技能、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从业人员专业水平较高,例如美国公立中小学汉语教师除了学位要求外,还需获得相应教师资格证。但还有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汉语教师队伍专业程度亟待提高。从总体上来说,我们需要至少四种人才——能进行各种类型的教学的人才;能对相关问题进行科学研究能力的人才;能把现代科技手段运用教学和研究能力的人才;能对各类教学进行管理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