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我国农耕文化的现有承载方式
 
更新日期:2021-10-08   来源:   浏览次数:18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农耕文化发展至今,体现方式伴随着城市与乡村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而不断变化。工业革命后,城市在社会生产中的引领地位更加突出,文化的演变方向慢慢远

 
 农耕文化发展至今,体现方式伴随着城市与乡村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而不断变化。工业革命后,城市在社会生产中的引领地位更加突出,文化的演变方向慢慢远离土地以及与之相关的领域。至今,机械化、科技化和信息化的农业模式让农耕关系中农与耕的联系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直接接触转变为掺杂“机械”中介。因此,农耕文化的传承呈现新的模式。
(一)内部传承方式
现有农耕文化的内部传承指的是直接从事“耕作”的人群关系,包括实际耕作人群和研究人员。
目前我国实际从事“农业”活动的人群首先包括以此为主要生活的人,这部分人群直接承担农耕文化地域性传承。由该类人群形成的生活群落包括宅院、耕地、设施在内,是当地农耕文化的载体,其传承方式是实践模式。同时,该类人群中部分在信息潮流的影响下投入城镇和城市,在耕作的间隙寻求城市生存的可能。但其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已经深受原有文化的影响,体现一定的矛盾性。
而研究人员则更多的关注于作物的生长,对于农产品的改良等,其原有生活模式可能与“农耕文化”关系不大甚至没有必然联系。因此该类人群与农耕文化之间的联系是偏重科学研究领域的,较少源于生活的和祖辈经验的亲身体会。
因此,尽管内部传承能够较完整的保留特色,但容易走向闭塞的极端,最终导致其精髓消亡。
(二)外部传承方式
农耕文化的外部传承方式指的是外部力量就某一地区的农耕文化特色,基于保护、扩散、扶持等目的的传播,目前常见方式有旅游、文创、改造、扶贫工作等。
该模式主要实践特点如下:
首先,挖掘旅游资源,增加知名度。基于外地游客带动当地特色农产品,同时借助民宿等项目推动当地文化传播。
第二,特色文化创意产品。深挖农耕文化中历史影响力大,持续时间久或者濒临失传但极具价值的部分,结合现代思维通过产品创意设计, 多方位推广。
第三,居住环境改造。基于美丽乡村建设、旧村改造等环境改善类项目,关注当地农耕文化传承与新时代适应的关系,寻找融合点。
第四,综合扶贫工作推动地区发展。是外部力量介入方式中最为综合的一种,一般依据当地特色综合开发,合理选择切入点,同时会斟酌利弊做出取舍,具有社会意义。
外部力量的介入能够为文化的传承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但也容易出现误导和干预过多,最终导致特色文化流于形式。
(三)传承方式利弊分析
目前我国农耕文化的传承方式更多采用了内外结合的模式,其结果有利有弊。优点在于现代文化观念的带入能够提高文化素养,带动地区经济,吸引外出人员返乡,实现文化融合,继而推动农耕文化进一步发展。
而缺点也很明显,过多的外部力量的介入导致部分非物质文化消失,在求同的大环境下地域文化差异性难以共存,传承存在断层。其原因在于介入时未内充分考虑当地环境的艺术承载力。
艺术承载力是乡村环境能够容纳和展示的艺术形式和内容的总称,包含实体空间和文化内涵。其中实体空间是固定的,而文化内涵则是发展变化的。当外部因素基于短期经济增长需求,在短时间仅对实体空间进行艺术改造,其表现形式固然新颖,但是并未触及当地文化或者只是流于表面,因此难以发展变化,也无法满足可持续的发展。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我国农耕文化的现有承载方式

下一篇: 我国农耕文化的现有承载方式

 
相关论文导航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