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高校公共艺术学科与农耕文化传承关系研究
 
更新日期:2021-10-08   来源:   浏览次数:19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2018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打赢

 
 2017 年 10 月 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2018 年 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工作要求,要正确处理外部帮扶和贫困群众自身努力的关系,更加注重培养贫困群众依靠自力更生实现脱贫致富的意识,更加注重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我国精准扶贫进入攻坚节段以来,除了稳步推进扶贫工作,对于部分脱贫人口的返贫现象也重视起来,同时如何预测潜在返贫人口也是关键。因此扶贫中扶“志”与“智”是重中之重,而传统的方式采用了开设技能培训的方式。
该方式的重点在于对贫困人口进行现代专业技能培训,让这部分人群快速掌握技术知识,改变经济状况,效果显著,但问题也很显著,部分原因在于自我效能过低。自我效能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增强自我效能,反复的失败会降低自我效能。
增强自我效能的途径多样化,但是如果外援助力过多,这时即使成功也不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倘若失败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因此,教育在扶“智”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受扶者获得“外援”才会成功的感受。将“志”和“智”简单的定义为技术知识,忽视了特定人群既有优势,而这种既有优势是催化其自我效能实现的关键。而在乡村环境下,这两者的提升应来自对自己所处文化环境的自信。
根本方式就是挖掘其自身文化,同时增加其文化自信程度,并将该文化价值提升至城市公共文化等同地位。要做到这一点,可以采取很多方式,其中艺术的方式在实践中已获得良好效果。世界各地的公共彩绘壁画艺术,文创产品等都是很好的证明。
(一)从教学实践看农耕文化传承原因
通常,公共艺术指的是由艺术家为某个既定的特殊公共空间所创作的作品或者设计。存在于公共空间并为公众服务,体现公共空间中文化开放、共享、交流的精神与价值。其常规定义是取决于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面向公共空间使用者。
当然,公共艺术的存在意义远不止于此,它能够通过改变所在地点的景观,突出某些特质而唤起人们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与认识,表达社区或城市的历史与价值。这种表达方式在乡村空间是否能够起到同等价值也值得思考和研究。
农耕文化应用于教学实践早有经验,从最初的风景建筑人物等写生,看似是教学走入乡村文化,但实际两者之间的结合度很小,农耕文化的传承模式并未发生改变。后来,一部分想要远离城市生活的人,一部分对乡村记忆有着特殊情怀的人开始将自己所学用于乡村文化的传承,其方式为简单的改变一村环境,美化一村房屋,以此推动有特色的的村落乡镇的旅游发展,顺便刺激当地农产品销售。
网络化时代,这种方式更为普遍,但是这些还是作为外部力量的草率介入,存在外部介入固有的弊端。因此,农耕文化的现代传承尚无百分百正确的模式,只能最大限度降低其损害。究其根本,源于今天人们对农耕文化的解读大多片面,且部分方式操之过急,缺乏延续性和长远规划。
首先,农耕文化产生的社会环境不同于今天的快速生活模式,而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耕作模式,同时与自然环境、生态条件息息相关,是人与自然有史以来关系最和谐的时间。因此,其传承应当充分考虑到自然环境的变化。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高校公共艺术学科与农耕文化传承关系研究

下一篇: 高校公共艺术学科与农耕文化传承关系研究

 
相关论文导航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