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专业课程思政的意义
专业课程思政响应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号召,旨在借助“思政”的力量,改造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优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动力机制,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推进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意义在于:一是结合高校实际,对专业建设中课程思政的实施现状进行诊断,精准识别其系统要素,准确把握专业课程思政的运行态势。二是带动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优化教风,提升教师队伍课程思政的参与度,夯实专业人才培养的人才基础。三是贯彻“德才双馨”的育人宗旨,优化学风,净化人成长的土壤。四是转换思政动能,创新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提高思政绩效。
(二)高校专业课程思政的现实问题
1.思政实践经验不足。我国课程思政始于2014年,各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还处于启蒙阶段,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尚不明确,体制机制尚不完善。在国家大力倡议、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各高校大多采取至上而下的政策措施,强制开展大范围的课程思政,但往往忽略了自身在课程思政方面的条件,课程思政动力不足。
2.思政内涵认知不足。课程思政的逻辑在于以课程建设为本,以思政元素引导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使课程建设更好地发挥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功能。现实中至上而下的强力推进,更容易引发“唯思政”的误解,把专业课程教学的课堂演化成纯粹说教的舞台,限制了教学双边的积极性,导致课程思政内生动力不足。
3.思政资源供给不足。课程思政建设是系统工程,需要建立系统的资源配套。但现阶段课程思政存在制度建设不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滞后,资金投入不足,思政课程资源不匹配等问题,地方高校在这些方面的问题则更加突出。资源供给不足大大限制了专业课程思政的组织实施,影响了课程思政的实践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