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教学双方在思政课课堂教学空间认知差异的表现
 
更新日期:2021-10-15   来源:   浏览次数:13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教、学双方对开课目标认知存在差异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谈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明确了培育社

 
 1.“教”、“学”双方对开课目标认知存在差异
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谈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明确了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是思政课根本的教学目标。如果教学双方对此认知完全一致,目标就能够顺利实现。思政课教师的认知十分明确并为达成目标进行了艰苦地努力,85.8%的教师认为自己近年来花费了很多或较多时间备课。而调查显示仍有学生认为思政课与专业无关(21.6%)、与就业无关(15.3%)、对自己无帮助(15%),这反映了部分学生隐性思想空间对开设思政课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知。教学双方对教学目标的认知差异反映出双方思想空间的隐性隔离,这会形成一道无形的屏障分隔了双方的思想空间,如果不改变这种分隔状态,教师无论怎样努力纠正学生课堂上不听课的行为,学生仍会沉浸在自我的思想空间,使授课内容难以有效进入学生头脑,因此必须重视研究学生隐性的思想空间。
2. 课堂教学空间教学双方对教学内容总体认知上的差异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不是以单纯传授知识为中心,而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价值导向,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目的。教师的认知与党和国家设置课程的要求是一致的。而学生有自己的学习兴趣选择,调查显示,学生除了重视专业课学习外,按照学习的兴趣爱好从高到低排列的情况为:文学(44.6%)、艺术(44%)、历史(35.7%)、网络(33.1%)、体育(32.3%)、哲学(24.6%)、政治(16.7%)、其他(2.9%)。可见学生对政治类学习的兴趣度不太高。他们认为学习思政课意义很大(20.4%)和较大(33%)的占比为53.4%,还有46.7%的学生认为意义一般(32.6%)或意义不大(14.1%)。说明学生对学习思政课内容的认知与教师有较大差异。教学双方对待教与学的态度也反映出认知差异,教师为了提升教学效果除深入钻研教材外,还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尽量实现教学内容能够入脑入心。而调查显示,学生在思政课堂上做与本课程无关的事情最多(64.6%),认为可以听课与做非课堂事情兼顾(44.3%),当老师讲课精彩时才选择听课(23.6%)。虽然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通过各种形式回应课堂内容,由于学生思想空间的无形性,教师很难准确判断和掌握在他们的头脑中选择性接收了多少教学内容,客观上对判断提高思政课实效性增添了难度。如果教学双方对课堂空间内容的认知差异较大,教师纵有极高教学投入或热情,缺乏双方对教学内容认知上的统一,教学实效性的提升难以实现。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教学双方在思政课课堂教学空间认知差异的表现

下一篇: 教学双方在思政课课堂教学空间认知差异的表现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