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范进其人
范进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个比较典型的人物形象,《儒林外史》是较早以文人生存状态为主要书写蓝本的小说,全书无贯穿始终的绝对主角,而是采用类似于“单元剧”的形式,聚焦各阶层文人的生活侧面,范进无疑是底层文人的样板,吴敬梓通过圆熟的讽刺笔法描述了范进一系列令人发笑的场景,这笑声背后折射是一代底层文人最深沉的凄凉,范进既是喜剧的丑角,又是悲剧人生的直接承受者。
2范进与陈最良的比较
相同点:终日受人嘲笑,范进的头号黑粉就是老丈人胡屠夫,对范进的折辱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于骂娘,范进大多数情况因没有生计而无力反驳,以致最后麻木习惯;陈最良也是如此,考居后等而停廪,被后生称为陈绝粮,通晓各类知识又被戏称为“百杂碎”。生活困顿,范“面黄肌瘦”,科考多年“花白胡须”五十四岁且考了二十多次;陈年近六旬,疾病缠身,功名未就,最引以为骄傲的事情却屡屡受挫,“科场苦禁,蹉跎直恁”,12岁进学,观场15次“自幼学儒,灯窗苦吟,寒酸撒吞。”
不同点:范进除了读书一无是处,陈最良却拥有其他可以吃饭的技能,他精通医、卜、地理,为了生活还可以儒变医(参看鲁迅笔下的孔乙己除了科举考试,一无是处,百无一用),虽然地位比较低被人看不起,但不至于饿肚子。范进终日沉浸在科举的迷梦中不能自拔,而陈已经动了放弃之念“也不想甚的了”;范进虽然考上了进士,跨越了身份和等级的界限,但人格还是卑琐的,为母丁忧,从在筷子使用方面的小心谨慎,到在燕窝里面拣大虾元子吃,身份的改变并没有获得应有的尊重,范进仍是别人眼里的笑料。像王安忆《叔叔的故事》那个知识精英叔叔的故事,即使他成了一个文化名人,但在精神上还是那么的不堪一击。陈最良从始至终依旧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