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才培养目标的概念
目标一词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应用,不同的学科对于目标有不同的解释。就一般意义而言,所谓“目标”是组织所希望达到的成果,是人的大脑对所希望的预期成果的主观描述,用主观意识反映客观现实的实现程度,从而为组织活动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一旦把目标的概念应用到高等教育领域中,即高等学校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就是各大院校一直讨论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北京大学博士后王严淞所述“教学领域中人才培养目标是有关人才培养活动的目标,是学校通过对自身发展情况的认知以及对外界环境变化的了解,确定了内在能力水平与外在社会需求,在理性分析与思考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使命与愿景,而设计出的一种有关学生成长的合理性且理想化的未来图景。”作为高等教育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培养目标即具有一般意义上目标所具有的普遍共性,也有其特殊的教育属性。首先人才培养目标同其他领域的目标一样,都具有主观性、方向性、现实性等特点,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人才培养目标又不同于一般领域中的目标,它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而形成的,即“以人为本”;同时它又不像其他领域那样具体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更多的是一种人才发展方向的指引、教育活动理念的体现以及学校人才培养使命的表达。
(二)人才培养目标的意义
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于高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集中体现了一所高校的育人思想和办学理念,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总体实施蓝图和根本性的指导文件。
1、培养目标决定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行动方向,具有导向价值。正所谓,一个良好的目标就如同一面鲜明的旗帜,为主体指明行动方向并规定出相应的检验标准,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是如此。
2、培养目标体现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水平层次,具有标识价值。学校的发展决定了培养目标的定位与设计,反过来透过培养目标,可以了解到学校的办学层次、办学水平与办学类型,其就像是学校的一张名片,在表达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使命与愿景的同时,也体现出了学校的精神与性格。
3、培养目标影响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士气高低,具有激励价值。培养目标总是正向、积极的,是向善,并最终致美的。这是语言所赋予的力量,而这种力量也会散发出一定的感染力,激发人们朝着它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