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国内外职业教育评价文献综述及启示
 
更新日期:2021-10-25   来源:   浏览次数:19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国外职业教育评价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德、美、日及芬兰是全球公认的职业教育强国,其关于职业教育评价经验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德国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估

 
 1.国外职业教育评价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德、美、日及芬兰是全球公认的职业教育强国,其关于职业教育评价经验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德国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估采用多元制,反映社会需求、政府和法律要求,体现教师、学生、家长和企业等教育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参与评价的主体包括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教育部门、第三方中介认证机构、行业协会、应用技术大学等。其监测指标体系由绩效质量和过程质量两部分构成。
美国职业教育以社区学院为主,其评价体系表现出明显的社会化、市场化特征。美国拥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和教育认证制度,非营利性的认证委员会和民间组织主导职业教育评价。
日本传统本科职业教育以技术科学大学为代表,评价采用的是以自我评价为基础、以第三方评价为主体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芬兰也是职业教育强国,其评估更加注重职业技能考核及学习结果评估,强调以国家核心课程、职业技能展示和职业资格要求为导向;评估形式从以考试为主向收集职业技能展示的信息为主转变;评估目标从检查工作向资格能力为目标转变;评估结果以描述性诊断报告为主。
由上所述,德、美、日三国均以主体多元化作为高等职业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的大方向,除重视职业院校的内在诉求外,第三方评价机构作为评价的重要补充。芬兰职业教育更注重职业技能考核,学习结果的评估,并贯穿职业教育办学的全过程、全方面。从以上国家职业院校评价经验来看,大多重视多元评价,注重学习结果评估及过程评价,提倡以质量报告作为评价结果形式,并强调其对质量改善的指导作用,让评价成为“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重要手段,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这些经验可以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评价体系建设中加以借鉴,并提练创新,形成中国特色的、多元化的高等职业教育评价体系。
2.中国职业教育评价现状及思考
我国传统的高职教育评价体系基本上是行政化特色,以外部评价、鉴定性评价为主,重视对学校主体的评价,而对师生发展和教学质量的关注度不够。评价内容不全面,评价手段缺乏科学性和公平性,基本上是评价主体利益化,评价手段单一化,评价指标零碎化,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色,严重阻碍了高职教育的发展。
关于职业教育评价改革,许多学者对些进行了探索。潘海生,林晓雯认为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的关键在于科学评价导向的形成,核心是建立具有教育类型特征的职业教育评价观。靳玉乐[5]认为,新时代的教育评价改革,须立足于科学化、个性化和多样化,以体现教育的规律和特点。龚芸认为,搭建行、企、校三方协同的质量评价平台基础上,构建的“多方协同平台+机制”的质量评价体系。采用“校内师生评、用人单位评、社会同行评”。郭为禄[7]指出要明确科学评价的内涵,构建科学教育评价体系,改革治理体系,完善育人体系,建设数据平台,完善自评机制。徐国庆认为,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要寻找到能对其教育质量进行有效监控的指标和方法。 农春仕认为,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评价指标体系按照目标性、动态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全局和重点有机结合的原则,通过专家座谈、线上访谈、邮件咨询等方式,构建国际化指标体系。刘振天认为,要强化分类评价,促进高校多样发展和特色发展。坚决地 “去三化”(即功利化、标签化、官僚化)”和“兴三化”(即科学化、个性化和多样化)。不断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龚方红,刘法虎强调职业能力增值理念。树立学生评价的增值理念, 把评价重心放在他们的 “将来”和“发展”。增值评价可以为教师提供高职学生有意义、有效、准确的相对进步的证据,并以此来知晓和反思他们的专业教育实践情况。从学生的纵向发展和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培养等方面实现学生评价的增值意义。将评价的重点转向促进职业学校自身的发展。李立国等认为,应该在“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中完善学术评价制度,着力破除“五唯”的顽瘴痼疾,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学术评价制度和机制。周建松认为,随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计划的启动实施,充分发挥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高职教育整体发展,并向世界提供中国标准和中国方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构建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话语体系,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等职业教育,形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特色。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国内外职业教育评价文献综述及启示

下一篇: 国内外职业教育评价文献综述及启示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