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中国魔幻电影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一方面表现在影片数量的增加和观众认可度的提升,另一方面,也是更关键的一点,则是现代精神与意识的注入和艺术上的不断创新。
(一)现代精神:新世纪以来现代精神与意识的注入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妖怪形象、妖怪故事众多,但因为儒家思想一直是主流思想,妖怪相关文化脱离官方主流语境之外而兴盛于民间。到近代因重视科学发展,与妖怪相关的作品更是少之又少,直到二十世纪末互联网网络文学的发展,“新神话主义”思潮的兴起,妖怪文化又再一次蓬勃发展,新世纪以来的中国魔幻电影中创作了大量的女妖形象,这些女妖形象除了直接来自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文学作品之外,还有的改编自当代小说、游戏和动漫,或为了电影而创作。无论是来自古代神话和文学作品,还是新创作的女妖形象,都注入了新世纪的精神和现代意识。
1、大众文化的需求
中国民间一直对神话传说和志怪故事津津乐道,群众基础十分广泛。随着科技和媒介文化的发展,相较于文字语言,但随着媒介文化发展,影像呈现出来的故事更具诱惑力,因而新世纪以来的魔幻电影借助技术的迅速发展获得了市场的追捧,魔幻电影的兴起离不开大众对幻想的心理需求。
在中国现在高速发展经济的社会环境下,人们通常都面临着来自现实社会的困境而产生焦虑,焦虑带来精神压力的升级,而因为现实生活的繁忙又难以找到宣泄的出口,在这样的情况下,魔幻电影则满足了大众的期待。魔幻电影虚构了一个神话的非现实的世界,超越了现实的逻辑,摆脱了现实的束缚,在魔幻电影打造的神话世界里存在着奇异跌宕的故事、拥有超能力的人物角色,并在幻想世界中通过对人性和情感的重塑以慰藉大众的心理。而影片中塑造的女妖形象,或以美艳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情欲需求,或以美好的品格满足观众的道德需求,或以邪恶满足观众对负面情绪的发泄。观众在魔幻电影的超现实世界中暂时摆脱了现实社会带来的焦虑和压力,体验了消费异类女妖形象带来的快感。
2、女性主义的注入
女妖形象具有“妖怪”和“女性”双重身份,在“女性”身份层面上,女妖形象在古代神话和文学作品中,一是被拔高为女神、贞女或母亲,成为纯洁、仁慈和爱的象征,二是被贬低成娼妓、巫婆、诱惑者,成为变节、恶毒和淫荡的象征。这是因为在古代的男权社会,女性处在没有话语权的边缘地带,瓦西列夫揭露了女性曾经的不幸地位:“男人成为生产资料的私有主、一切尘世财富的占有者,妇女则沦为男子永世的社会附属物。女人成了平庸的俏皮话和笑料和道德指责的对象。”而妖怪的身份更是异类,因此女妖形象在诸多作品中都是一个他者的身份出现——即是异于人类的他者“妖怪”,也是异于男性的他者“女性”。
由于三次女性主义浪潮的兴起,以及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提高,女性主义的思想也逐渐渗入社会各个领域,女性开始在各个社会领域争取话语权,在影视领域也是如此。进入21世纪后,人们的视野、思想更加开拓,电影作品中女妖形象的塑造也更加立体多面,很多女妖形象不再是男性的幻想寄托和附属角色,而成为了鲜活的有血有肉的个体。例如在《白蛇传说》中的白蛇游历人间不再是为了报恩,而是自己不耐山中寂寞,偶遇许仙才心生爱慕并勇于追求爱情和幸福,当遇到法海时,白蛇对法海道:“爱情,你不懂的”这一台词,虽然在后来网络语境中被调侃成了一句流行语,但白蛇强烈的自我意识以及勇于反抗不屈服的态度,也是女性获得话语权的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