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困境表现
 
更新日期:2021-10-26   来源:   浏览次数:12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检验2016年江苏省首批26家单位开始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现代学徒班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截止2019年,第一批现代

 
 (一)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检验
2016年江苏省首批26家单位开始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现代学徒班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截止2019年,第一批现代学徒班学员已经全部进入企业,第二批、第三批的学徒工作也接近尾声。通过六个学期的实践发现了不少问题,如培养路径大相径庭,未能形成科学规范的人才培养体系,缺乏完善的长效机制等。企业与学校也存在明显不同的地方,企业具有营利性的特征,在技能人才、生产实践、岗位训练方面有优势;而学校具有公益性的特征,在理论教学、研究开发、人才培养方面有优势。校企产教融合的效果,还需要更长时间、更多试点案例的检验。推动现代学徒制项目的实施,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二)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化
2019年5月,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简称“职教20条”)的要求,教育部决定,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全面深化校企产教融合。从教育理论到实践热点,从局部试点到全面推广,我国现代学徒制发展需要建立一系列的长效发展机制。优化校企教育资源,形成“1+1>2”的优势互补,实现合作双赢,这样现代学徒制的全面推广才能行稳致远。要在校企良好合作的基础上,寻找更多的利益共同点,进一步深化校企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三)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深度的产教融合,实际上是一种校企互补和融通的过程,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充分满足社会的需求。学校强调公益性,企业注重营利性,二者组织性质不同,二者不仅要在物质资源、精神文化和制度资源等方面共享;还要在培育过程的模式构建、方案制定、资源共享、师资培训和实践教学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交流并完善。校企如要共同完善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标准体系,则要加强供需调研、职业能力分析、课程体系构建和标准编制等。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困境表现

下一篇: 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困境表现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