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编辑和文字编辑关注侧重点的不同,沟通的不顺畅,加剧了两者的分歧,使其处于水火不容的状态,这给图书质量留下了诸多“隐患”。
(一)“齐、清、定”背后隐藏的政治问题
“书稿交齐”“稿面清晰”“业已定稿” ,是作者交稿和编辑发稿的基本要求。就字面意思而言,此类问题容易解决,但书稿交付后,文字编辑往往发现书稿中存在许多应在发稿前解决的问题,如书稿各章内容设置构成不统一,参考文献、注释存在缺少作者名、出版社、页码等要素……诸类问题一方面无形增加了文字编辑的负担;另一方面一经发现,书稿需要“伤筋动骨”,对文字编辑是不小的伤害。
书稿中的问题有显性与隐性之分。隐性政治问题需要结合稿件的组织过程、作者背景等信息给予把握,文字编辑本来对这方面的信息就知之甚少,如果他们专注于稿件显性问题的加工,忽略了政治倾向、价值导向、文化取向方面的思考,这就增加了隐性政治差错的风险。
(二)目标偏离背后隐藏的内容质量问题
经过选题论证后,书稿的编写定位就已确定,接下就是组织编写稿件了。每部书稿有特定的读者对象,以高中语文拓展读本为例,不仅有必修与选修之别,亦有内容和知识、先修课程和后修课程的差异,文字编辑如果不了解读者对象或稿件定位,就无法在加工过程中对其定位进行有意识的调整,难以发现稿件是否存在跨度、重复等问题。
策划编辑注重寻找市场上同质化图书的与众不同的切入点。但稿件组织与编辑加工均实非易事,“如果策划编辑在组稿过程中贯彻落实不够、文字编辑在加工过程中不注意强化凸显特色,就会产生差异化追求落空、特色名不副实的深层质量问题”。
(三)职业倦怠背后隐藏的编校质量问题
为了确保图书的质量,出版社设置了大量相关的规章制度。在以经济指标为导引的考核制度下,文字编辑为了确保收入,以守住质量合格为底线,不断降低编校要求,但限于出版周期,仍无法满足出版需求。为了解决稿件积压的问题,外编人员仅对书稿进行粗加工,限于图书后期质量保障体系,文字编辑只能重新对书稿进行深加工。这无异于激化了策划编辑与文字编辑的矛盾。
为了控制图书编校成本,一些出版社成立了各类分社(如社科分社、基础教育分社等),仅在分社保留少数文字编辑,形成了全员皆编、编校“一人挑”的情况。这种模式下,文字编辑出现了各类职业倦怠,,更有甚者,文字编辑的信心备受打击,被迫转岗或者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