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育之源。《中国美育思想述要》中指出中国古代美育思想最早萌发于春秋早期,经过儒家先哲进一步阐发,形成较为系统的美学理论,所以儒家美学思想是我国美学史发展的源泉和根基,美育思想成为儒家思想体系中重要的构成部分。虽然孔孟先哲未曾著有独立、系统的美学巨作,但是各种儒家经典中都有对美或隐或显的阐述,如儒家四书之一《论语》共提及美14次。儒家先辈们以自己的亲身躬践和对文学艺术人生社会的哲学思考,对“美”作出了独具特色的儒学式阐释,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2、里仁为美。《论语·里仁》“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孔子认为所居住的地方如果仁义成风,那就是一件极其美好的事情。“里仁为美”相比“以仁为美”,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正如谭好哲老师所言,先秦美学思想中存在着一个具有思想原生性和全面涵盖性的重大命题,也就是“里仁为美”,可以视之为先秦儒家美学思想中的一个元命题性质的理论阐述。
“里仁为美”包含地理空间之美、情感空间之美、社会空间之美三个层面,并且是三者的有机统一体,是在一定地理空间广延承载基础上发生的、具有仁爱之善特性的、符合儒家礼乐仁学要求的交往行为所奠基的社会关系,它饱含着儒家的情感内蕴和仁爱心性。“仁”是孔子美学思想的根基,但又不是单纯地“以仁为美”,而是注重美与仁、外在与内在、感性与理性的融合。渊源于孔子美学思想,华夏美学从未脱离“仁”这一精神源域,“仁”的鲜明特色形成了中国美学思想独有的特征。
3、美善合一。“善”与“美”都是人类的精神追求,它们虽然在不同的文化领域中呈现出不一样的风貌,但却不约而同地营造出一种作为整体性存在的人类生命境界。《论语·八佾》中记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子张问“何谓五美”时,夫子做出了“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的回答。孔子主张美善统一,儒家对美的阐述都是基于“善”的基础,“美”偏重于形式,而“善”则偏向于内容。
《孟子·尽心下》“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表明将“仁、义、善、信”充实于内心,谓之美,意指用仁爱的儒家思想充盈你的内心,并通过你的日常行为显现出来,就是一个信心十足的人、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一个道德自律的人、一个令人敬畏爱戴的人。在生命哲学的意义上,道德理性以自然生命力为基础而不致枯槁,自然生命力在道德理性的节制之下得遂其长而不致泛滥,自然生命与道德生命相互成就,从而在一种完整的意义上实现了人类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