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政治法律 » 正文
体医融合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发展路径
 
更新日期:2021-11-08   来源:   浏览次数:28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2017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发布《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要求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体系要覆盖

 
 2017 年 2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发布《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2017-2020 年) 》的通知,要求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体系要覆盖全生命周期,借助信息化技术,培育健康养老的新业态和新模式,推动健康养老智慧化升级。当前,全球已进入移动互联时代,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发展的日新月异,给传统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互联网+”的概念在这种新环境中应运而生。“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平台和技术将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结合起来,从而使传统行业产生一个新的格局,促进传统行业的创新转型和升级。“互联网+”融合体育、医疗等资源给传统的社区养老模式提供了新的方向。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创新“体育+医疗+养老”服务模式,发展智慧养老服务新业态,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与医疗、体育和养老服务业有机结合,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
1、建立体医融合智慧养老服务的政策支持,完善信息化治理体系。建立体医融合智慧养老服务的政策支持体系,发挥引导和支持作用。2016年党中央和国务院连续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老年人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要通过适度体育促进老年人身体健康。近期我国出台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提出,推动智慧健康养老成为各级政府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体医融合的智慧养老服务应以健康中国战略的大健康为导向,加强体医融合智慧健康养老的顶层制度设计,通过制定体医融合智慧养老服务的专项规划,明确具体行动方案,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通过制定体医融合智慧健康养老相应的配套政策,加强各部门协同管理,加快推进试点建设,完善各项治理体系。
2、加强老年健康促进的宣传教育,提升老年群体对体医融合智慧健康养老的认知水平,提升老年群体对体医融合智慧养老的有效需求。虽然我国老龄化问题突显,但老年人受传统思想观念和文化水平的影响,对智慧养老产品的接受度和认同度较低,对其功能和服务了解较片面,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较低,对体医融合智慧养老服务的有效需求不高,产品购买力有待提升。根据《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我国60-69岁老年人口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比例为18.2%,7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仅为10. 8%。此外,在接受体育锻炼指导方面,以上两个年龄阶段参加体育锻炼人口中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指导的比例分别为 55. 9% 和 65%,老年群体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数量和比例均比较低,缺乏专业的体育组织指导是影响老年人通过体育锻炼促进健康的障碍。针对制约体医融合智慧健康养老发展的思想观念和技术能力等问题,要加强老年健康促进和信息化使用方法的宣传教育,形成推动老年人积极健康养老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建立健全关于老年体医融合积极健康养老的高素质宣传队伍,提升老年群体对体医融合智慧养老的购买需求和消费能力。
3、整合资源,打造“嵌入式”体医融合的智慧养老模块,形成社区智慧健康养老综合体。社区居家养老仍是我国现阶段老年群体的主要养老方式。在现有的社区养老资源基础上,加入“嵌入式”的体医融合的养老模块,优化整合社区养老、医疗、体育、管理、休闲娱乐等服务资源,建立“社区+养老机构+医疗+体育”的多元智慧养老综合体,构建基于老年健康的数据与互联网的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利用社区优势,建立老年人电子健康档案,通过体育科技工作者和医务人员的充分合作,建立指导老年人科学锻炼的个性化信息指导平台,实时追踪老年群体的身体健康和体育锻炼情况,并就老年人医学治疗和体育锻炼后的效果进行评估,并就评估结果对健康促进方案进行及时调整。
4、健全服务标准,提高服务人员的人员配备和服务质量。体医融合的智慧养老服务是以老年群体的多层次、个性化、定制化的养老需求为基础的,严格把控体医融合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的服务质量标准,建立服务记录和评价数据库,落实和完善服务标准体系对于推动体医融合的智慧养老服务发展至关重要。体医融合的智慧养老服务工作人员类型主要包括管理人员,医护人员,体育指导人员及护理人员。根据不同社区老年群体的需求配齐服务工作人员,可以充分发挥志愿者服务体系,增加体医融合智慧养老的人员配置。此外,根据服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性质、岗位职责,设置对社区体医融合智慧养老工作服务人员的培训课程,以专题讲座、技能大赛、操作演练的培训方式展开,努力打造高质量、专业化的体医融合智慧养老服务人才队伍。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体医融合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发展路径

下一篇: 体医融合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发展路径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