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及问题探究
 
更新日期:2021-11-08   来源:   浏览次数:16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伴随着国家进一步增加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度,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开始扩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覆盖面和教育力度,并且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成效,

 
 伴随着国家进一步增加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度,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开始扩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覆盖面和教育力度,并且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成效,但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
(一)创新创业教育落脚点模糊
很多高职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时,仅仅停留在解决就业问题这一认知层面上,师生对于创新创业的主要观念尚未形成体系,导致缺乏进取心和自主能力,在没有经过理念学习和系统化教育的情况下,缺少创新意识和创业激情。高职院校学生很难从理论和实践上切实了解创新创业,他们常常是在学校推进创新创业理念的道路中,被动地接受到关于创业成功的典型案例、创业内容与意义等理论知识。但是很多学生只知道有创业这回事,却没有了解到创新创业的真正内涵,对创新创业认知不够清楚。这些片面的理解和认知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前进产生了很大的阻力。
(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单一,教育模式老旧
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与落实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高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决定了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普及率的高低。一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仅仅是包含了创新创业的理论课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缺乏了创新性,缺少了实践性和针对性,没能够适应地把自己的课堂阵地转移到动手实践基地,创新创业系列竞赛和双创基地运营发展多流于形式,很难满足广大学生对创新创业诉求,没能充分地宣传"大学生双创"的基本内涵与实际意义,无法充分调动和激发大学生对于创新型企业的积极性。在对创新创业理论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明确,仍旧是被动式地接收了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点和理论内容,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明确要求不相吻合。与此同时课程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不能很好的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过程,体系建设单一,系统性与操作性不能满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考核标准比较模糊,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流于形式,教学效果有待提高。
(三)创新创业师资力量薄弱
大多数高职院校虽然已经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但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而容易打消创新创业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之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重,许多教师没有充分的精力和时间应对创新创业培养教育。加之高职院校现有的师资队伍中大多数是负责理论课传授的兼职教师,缺少专门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专职人员,他们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薄弱但实操实践能力参差不齐,且常常匮乏创新创业成功的经验,又缺少创新创业实战经验,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常常采用传统传授式的课程教学方法,不能为大学生提供具有实际意义一对一的针对性地创新创业专业实践指导,致使很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教育过程中没有大学生创新思维意识的拓展,束缚了大学生潜在能力的进一步挖掘,很难最终实现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人才培养的实际目标。
(四)学生“双创”活动缺少实践指导与资金支持
许多高职院校尚未建立起良好的学科和整体创新的文化氛围,使得大学生在自主创新和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综合素养无法获得实质性的提升和发展。高职院校都已经组织了创新创业比赛和创新创业项目申报,但很多没有建立创新创业中心和实践基地,学生的双创活动的开展是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很少能将比赛或者成果转化为现实。这和很多高校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机制相关联,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模式规范,学生无法灵活地将自己的创新创业知识融入和转化到实践中去。同时很多高职院校也面临着对学院创新和创业的资金扶持力度不够大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和学生必须自己承担创新和创业的各项风险,打击了大学生积极投身于创新创业的主动性。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及问题探究

下一篇: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及问题探究

 
相关论文导航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