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X”证书制度的三大本质特征
从“1+X”证书的字面意义来看,“1”代表学历证书,“X”代表若干不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谓不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则是指学习者在完成某一岗位、职业所在领域所要求的职业知识、技能、素养学习之后,获得国家认可并承认的、能够反映学习者个人综合能力的凭证。“1+X”证书制度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1+X”证书制度具有借鉴性。“1+X”证书制度的缘起,来源于我国对国际职业教育的参考与借鉴。通过对国外先进职教系统的学习引进,结合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状况和新阶段发展规划,有助于推动学校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融合,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使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规范化;第二,“1+X”证书制度具有传承性。“1+X”证书制度并不是面目一新的制度,而是对我国传统职业资格证书的制度完善与改革,从而形成覆盖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的终身教育体系 ;第三,“1+X”证书制度具有创新性。“1+X”证书制度首次着重强调“X”这一社会化评价,使在“1”这一学历证书基础上构建的教育体系与社会发展与企业用人需求更加贴合,能初步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1+X”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目标、机制和理念的创新。在国家层面上,“1+X”证书制度不仅落实了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也丰富了职业教育和培训评价体系,深化了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提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与创业链的有机衔接,是新形势下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扩大就业、提升创业质量、推动经济转型的新动能,也促进了我国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完整类别的教育体系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二)“1+X”证书制度的三大价值体现
首先,“1+X”证书制度是突显高职教育类型特色的重要举措之一。高职教育类型特色在于专业与岗位、知识与技能的全方位融合,这也是高职教育所倡导的“术业有专攻”培养目标的体现。“1+X”证书制度一方面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强有力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的发展,使得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上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
其次,“1+X”证书制度是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措施之一。在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背景影响下,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新型技术行业的诞生,大批的新岗位、新职业应运而生,传统性具有一技之长的岗位要求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这种情况下,“1+X”证书制度的出现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夯实了基础。
最后,“1+X”证书制度是深化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重要路径之一。“1+X”证书制度在于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使职业教育完成由普通教育参照下的办学模式向企业参与培训、社会参与评价、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培养校企之间的合作关系,同时还能够与行业、产业发展现状有效对接,从而为企业培养对口的人才。由此,产教结合更加深入、校企合作更加密切,据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所发布的数据,2019年3月全国已有243家单位企业提交了成为职业技能培训点的申请,至2020年初,全国共有3万余家企业参与职业技能人才的培训,“1+X”证书制度进一步推动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变革。